清晨,意外就不期而至,我的一篇文章居然被封了。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是惊喜。一直以来我都是那么地没文化,这不是自嘲,而是一个事实。因为除了教科书以外,我几乎没有看什么课外书,语文从来都是我的弱项,每次写作文都要绞尽脑汁才能勉强凑够字数。
我又仔细看了一遍那篇文章,除了引用了几句经典之外,其他都是我自己所写,不存在抄袭。心里有一种窃喜,难道这说明我写的不错?可那也就是随笔,算不算散文我不懂,但肯定不是杂文。哇,厉害厉害,这样都行。
一阵激动过后,我心静了下来,有什么值得惊喜、激动的?写写而已。
这几天在写文章的同时继续看书,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耀华的《范蠡—从兵家奇才到东方商圣》已看完。因为还没有尝试过早上写文章,所以放下了正在阅读的华姿的《德兰修女传》。手头的这个章节正好写到德兰修女开始走进贫民窟帮助穷苦的老百姓。官员说,无论你怎么努力,你都是救不完的,穷人太多了。而德兰修女却从一开始,在她看来,个人才是最重要的。
任何事,无不从一开始。不管是工作还是照顾家庭,亦或者看书、写文章,都是如此,只要你认为是对自己有益、对家庭有益、对社会有益,做就可以了。而疯与不疯,你都是你。
曾有人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用于说明知识与无知:自己懂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圈,圈外的世界就是未知的世界,懂的越多,圈子越大,接触到的未知就越多。以前,我就像还没有圆圈的那张白纸,因为没文化,不存在圈内圈外,一切都是无知,所以好像知与不知都无所谓。而现在,慢慢地开始学习,发现自己逐渐掌握了一点点知识,于是窃喜,但回头一看,圈外更大,才明白无知更多。没文化,真可怕!
为什么我开始写文章了呢?因为明白了了解与接纳。总感觉自己属于比较愚钝的那一类人,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甚至吵架都只能靠吼。一行禅师的《佛陀传》中有一小节写到,佛陀说,为什么你会与人争执,是因为你不了解他,所以不能接纳(记得不准,如果错了算我的)。通过写文章,我想先了解自己,让自己与自己先沟通起来,以便打通与他人沟通之门。
写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是净的;文章写完,我的心是愉悦的。虽然每次总感觉因为时间与篇幅的限制,未能理清思路,将自己的感悟清晰呈现,但每完成一篇,我都感觉对自己了解多了一点点。
有朋友看了我的那篇文章后要求转发,我欣然同意。我觉得这些文章如有缘被他人阅读,甚至能对他人有所启发和帮助,那就更好了,哪怕只是一个人。
行、住、坐、卧皆是修行,为自己,也是为他人。
文章,写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