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越嘱咐,孩子越拖延》的文章,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心,每个父母也都给予自己的孩子最无私的关爱。只是,当关爱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即便是关心之词,也会成为令孩子难以接受的恶语,从而造成与父母的期待相反的结果。并不是孩子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而是父母的唠叨已经让孩子失去了正常的思考能力。当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孩子听到父母的嘱咐时,首先产生的念头是抗拒,而不是接受。父母越是要求,孩子越是不会去做。
没人会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没人质疑父母的叮嘱是为了让孩子减少犯错的可能,只是,当孩子对父母的叮嘱表现出不耐烦其至反感时,父母需要检视一下自身,切勿在不经意间让好心的善言变成让人厌恶的恶语。
要想教育好孩子还真的需要用心的研究,并且经常的做到换位思考问题,想办法用正确的方法正向的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而不是每天的唠叨,反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应该先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再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我们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