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幸读到桂贤娣老师写的《“慧”爱学生》一书。本书共分十五章,每章之间,相互贯通,互有联系。浸润其中的是现代教育理念,弥漫其间的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情怀,贯穿其中的是师爱的新思维。
当今,人们思维方式正发生大变革,正如作曲家纽曼所强调的:“生活就是变革,完美就是不断变化。”因生给爱,是智慧的爱,强调的是教师要学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合理施爱,教师不仅仅要讲究施爱的方法,同时也要把握施爱的规律。本书用生动真实的教育故事,论述了师爱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就是在探寻师爱的规律,揭示教育的本质,值得我们深思。
细读这本书发现,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但真实地记录了许多桂贤梯老师与她的学生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里都蕴藏着爱的智慧,饱含着教育的情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师爱是有别于父母对子女本能之爱,也不同于朋友之间的友爱,这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精神现象,是由教师的理智、美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操。”我想;桂贤梯老师“带着一颗童心而来,怀着满腔师爱育人”的高尚情操,正是我们阅读本书要从中吸取的教育精髓之一。
慧爱学生,分辑论述了有关“师爱”的十五个方面的问题。桂贤嫌老师通过本真的教育故事,让我们认识了“师爱”的规律,也用事例揭示了“师爱”的内涵,形象地回答了师爱是什么。
师爱是一种理智的爱。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深沉、持久、无私的理智之情。这种深厚的感情,不仅仅出自个人的思想,也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是一种蕴含着深刻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的情感。师爱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幸福,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最强大的动力之源。
师爱是使儿童成为他自己的力量。教育要想对儿童产生积极影响,最重要的就是成就儿童的需要,也就是满足儿童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说孩子最大的成长需求其实就是希望成为他自己。而师爱,是以成就孩子自身为最高目标的爱,是使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最伟大的力量。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播撒师爱的土壤,把自己最真诚的爱献给教育,献给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