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即将十一,中秋假日来临,今天也是最后一天上班。也是最后一天的处理事务。
本来说好的客户,在节前能结清货款,催促几次,一直都是敷衍着。
本来办信用卡的小妹,信誓旦旦的说节前肯定能发卡,一直等消息,等到了最后一天,也没有什么进展。
本来,计划好的日程,眼看这些涉及到金钱的事务,都没有处理好,直接影响到自己其他事情的安排。
本来,-------
有的时候,包括自己,也会反省,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大都说话喜欢敷衍,喜欢信誓旦旦承诺一些做不到的事情,直到快食言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但也不解释过错,直接忽略过去。
或许,在中国,失约是一件代价很小的事情,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实际利益,更不会身上掉一个汗毛,那么认真做什么呢?
按照国人的思维,一般说等个两三天,就是至少十天以上,马上过来,就是至少五分钟以上,差不多的意思,就是差很多的意思。
习惯了国人的思维,才能更好的理解国人的心态。
在普遍不诚信的社会,普遍觉得按照契约精神做事,有点迂腐的感觉,即使白纸黑色签合同,也会违约。
诚信缺乏的时代,是需要一种约束才能制止。而且,这种约束,需要带些强制性。
如何避免,不遭到欺骗,忽悠,需要一种主管的认识和做事原则。
不要怕丢客户,不要怕抹不开面子,不要怕不好意思。
现实生活中,很多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对麻烦别人感觉是理所当然。没有车,为了旅游,约会借朋友的车,然后出现意外事故,倒霉的不仅仅是自己,也连累了借车的人;对好意,借钱给急需要用钱的朋友,亲戚,说好,那天可以给你,但过了还钱日期,迟迟不主动给你,直到你提醒他,也装着无所谓的样子;对一些客户,你为他考虑,先发货给他用,承诺到期的货款,也不会主动给你支付,直到你不得不提醒他需要履行付款了,才会行动起来,但也未必及时给你货款。
我们周围的人,都是这样的心态,跟我们相处和较量。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原则性强点,不再顾虑所谓的面子,情谊,我们会轻松许多。
坚持了原则,或许,减少了经济损失,也减少了内心的心理焦虑,失去的仅仅是那些不靠谱的人,没有值得惋惜的。
因此,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就是以后要坚持原则,不在为别人而活,为自己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