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提及某本书时,即使是耳熟能详的一本书,也只是“我对这本书有印象”,很难对书的具体内容做出详细介绍。读过许多书,囤了许多书,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少之又少。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读书吗?读过的书,你能记住多少?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带我们利用一本普通的笔记本,实现几个不普通的目标:读书不再是随随便便地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地去读;真正消化书中的信息,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深入理解书中的要点或思想,并随时拿来参考。
简单来讲,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利用笔记本把书中的知识真正转化成自己的思想这一读书方法的书。
市面上关于读书方法的书层出不穷,多读、速读、乱读、列读、慢读……目标都是为了读完每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
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日),素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他在书中提到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将一本普通的笔记本带入读书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我们与书本来一次深刻的交流,简单、实用,关键是有效。
奥野宣之先生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出的“与书相处”的五个阶段: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咱们从以下三点来说:
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选书
读书并不是简单的拿起一本书来读,一时头脑发热买回一堆“热门书”、“畅销书”,只是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读书的首要步骤应该是选自己真正喜欢的书,找到可以伴随自己一生的书。
我们常说寻找“灵魂伴侣”,同样的,读书也要找到能够走进自己灵魂深处的书。时间是宝贵的,而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读无用的书上,无异于虚度光阴。所以,选书的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选书?
首先,准备一本普通的笔记本,平时读书的感想,看电视、听广播、与人聊天等引发的思考,亦或是某个场景的灵感闪现,任何想到的内容都立刻按照时间顺序写在笔记本上。
平时在和孩子相处、孩子与同学相处,家长之间、家长于老师的沟通过程中,会有很多育儿、生活方面的想法,都可以及时记在笔记本里。
另外,注意收集一些感兴趣的书评信息,出版社、书店的剪报,自己喜欢的作者的采访新闻等保存到笔记本里,将这些信息汇总,最终列出“购书清单”。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到书店后,容易被琳琅满目的书目整的眼花缭乱,对有选择综合症的人来说,是很大的考验,而没有明确的目的,往往会被包装过度的广告迷惑,容易冲动买下并不需要的流行书亦或是畅销书。
带上购书清单,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书籍,同时也节省了许多选书的时间和购买不必要的书的费用。
我曾经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中发现《小狗钱钱》的推荐,随后又买来作者的另一本《财务自由之路》,继而读了《富爸爸 穷爸爸》系列等书籍,在一个微信公号里看到《格局逆袭》的推荐,这些书都对我的认知、眼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者提出的“找到能帮自己找书的‘枢纽书’”的方法可以试试!
随着购书次数的增多,每个人最终都会摸索出自己的购书方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很多选书细节,很值得借鉴。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带着写读书笔记的目买书、读书,读书这件事本身就发生了变化:“当你一边思考一边读、记笔记时,会不由自主多读几遍,然后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读过三五遍了”。尽可能多的将一本书的内容消化吸收,远远胜于囫囵吞枣的“浏览”十本、几十本书。
笔记读书法需要我们进行读书、划重点、写读书笔记三个步骤。在做笔记前,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做标记:通读→重读→标记,分阶段把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
这又是一个反复阅读的过程,不过反复阅读的内容是精心筛选出来的“重点部分”。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
通过前面做的标记,选出需要摘抄的内容,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以下内容: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标记);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标记)。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趁着印象深刻快速写下自己的感想。为避免写评论时过于追求完美而难以下笔,评论可以是简单的“写得很好”、“很棒”这样的话,重点是“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和“写主观评论”。写出来,并坚持写下去。
“好主意不会凭空出现”,记笔记的过程,也是将书中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将书中的内容消化吸收后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使之成为自己随手可用的“知识储备宝库”。
学以致用
最后来说活用,将书中知识真正收为己用,使之成为自己的智慧——那将是我们不可估量的财富宝库。
“只有在读完书后对书中的内容做出反应,进行主动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这本书的内容。”——及时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对摘抄的感想,以及由书中内容想到的一切,久而久之,我们的读书活动会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重读笔记,反复读的过程,书中知识完全融入自己的内心,产生源源不断的灵感,进而催生出新的原创文章,终极目标——将创意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读书在不同的阶段,情境、心境、阅历随时在发生变化,“感想”也随之改变。而我们重读、翻看之前的读书笔记,会产生新的灵感,进而突破工作、生活中的瓶颈。
教(输出)是最好的学(输入)!写书评、读后感的过程也是反复输入、输出的过程。越多的输入,越容易读到相关内容时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文思泉涌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了。
通过《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阅读,我会更加重视平时多注意收集、积累思想,随时带着一本笔记本,想到什么立马记下来。灵感来自任何时刻的一闪念,养成勤动笔的习惯,点子会越来越多。
读书笔记会改变我们的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又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让我们随时把笔记本带在身边,一起来见证这段神奇的转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