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心理咨询协会 贾建莉
坚持分享第245天 健康打卡第151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候会想干这个,一会又想干那个,家长就觉着非常危险,或者不可行,就直接反对、直接给予批判。孩子就会很烦,觉着父母根本不了解情况就直接否定了。而父母却很担心,很焦虑,结果状况就会很糟糕。
所以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提出要做什么的时候,家长往往会把这个事想的很糟糕,想到一些非常不好的局面,也就是挑错思维,就容易焦虑,也就是容易以偏概全,或者是糟糕至极。
人们对未知的事情,难免都会有担心,也属于正常。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观点不能很好的接纳,不问青红皂白就加一否定,孩子就不愿意跟家长交流了。
当家长能换位思考,学会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孩子肯定,鼓励,欣赏,关注到孩子的正向,并及时表达出来,这样就会瞬间拉近彼此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都有自己的压力,都有自己不容易的地方。
所以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当家长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彼此就会建立好的关系,就会有合作,孩子才有机会去改变现状。
所以等孩子情绪缓和了,跟家长关系融洽了,愿意和我们沟通了,我们再倾听他的想法,如果孩子不反对,也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
其实孩子有时候还只是有一个想法,到去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孩子在具体做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路要走,还会有很多变数,作为家长只有做好陪伴,陪孩子度过这一探索阶段。
如果直接否定,孩子将会更加想做;如果采取强硬的措施不让他去做,结果会导致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做事没有主动性;也有可能一辈子埋怨家长不相信他,造成孩子终身遗憾。
所以作为家长,不如和孩子一起去“疯一疯”,试一试,说不定还能成功。即使不成,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感悟,有许多思考。他对自己的人生,也会有更多的主动性,有更好的规划,即使没干成,也不会埋怨家长,更不会有未完成情节。
作为家长也可以问孩子:“你想要这么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你需要做什么呢?”这样和孩子递推至现在,他开始怎么去行动,这样理想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家长一定要学会用孩子,孩子越用越有用。当孩子提出他的想法的时候,家长先接纳他,然后给予引导,让他自己去做。
在做的过程中,他一定会有收获,也愿意和你沟通,合作,什么事也愿意给你说。
孩子有状况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的状况不让爸爸妈妈知道。
所以孩子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适当的付出是必须的,只有他付出了,才会学到很多东西,才会拥有感恩的心,不在把事情当成理所当然,也不会埋怨家长。
没有一件事都只有负面意义,其实凡所有事,都是老天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从负向事情的背后看到正向的面,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拥有引导孩子的能力,孩子在这些事情中将变为成长的契机。
家长必学的24堂亲子课-刘友龙(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