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成苒看着QQ好友请求窗口,撑着下巴想了半天,完全想不起它对应的同学是哪一位。只好点击了同意,然后进他的QQ空间快速地看了看他的相册。
看着照片,成苒终于记起来了,有一个月他曾经坐在她的后面一桌。
重点班的孩子太个性、太难伺候。班主任林毅国尝试过,但根本管不了,所以他干脆撒手不管,把班级管理的权力交给班级大会,由班干部具体履行。经过班级大会讨论决定,公平起见,每个月抽签一次更换座位。于是,在其中一次抽签后,成苒和李石成了前后桌。
成苒记是记起来了,但是搜肠刮肚了半天,楞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跟李石有过交集。重点班同窗两年,和他说过的话全部加起来也不超过十句。成苒和他的同学情谊寡淡得不能再寡淡了。
在成苒的记忆中,只剩李石成绩很好,每次考试排名都在班级前五这一点。虽然成绩很拔尖,但是李石却远不如其他同学那样全校闻名。他是这个个性纷呈的班级里为数不多的性格内敛、低调的人。成苒点开照片看,他似乎极少出风头,班级里的足球赛他参与,但绝非主力。运动会参与,但都是团体项目。连学校的晚会、班级的晚会里他参加的都是集体项目。
成苒回忆和他前后桌的一个月,自己也和后桌的同学交流,但基本上都是和他的同桌沈玉树说话。不同于李石的沉默寡言,沈玉树是一个很活泼的阳光男孩,和班上的男生女生都相处得极好。李石和他的关系自然也很好,他们上课下课都在一起,只是沈玉树的光芒太盛,李石倒像是一个默默跟随的影子,存在感弱到经常被人忽略。
李石很快就发了信息过来:“Hello!成苒,你好吗?忙什么呢?”还附加了一个呲牙的emjoi表情。
他的主动令成苒惊讶了一下。随即想到很多人在现实生活里沉默寡言,在网络社交平台是活跃分子,大概李石也属于这一种吧。不过,成苒自问和他还没熟到无话不说的程度,自己的情况也什么好说的,于是敷衍地回了句:“都挺好的,每天瞎忙着,谢谢你关心。”
成苒以为他会回个“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想他却发来“你下课了以后一般做些什么呢?我感觉有点不太能适应大学生活呢。”
成苒思索了下,实在不想再废话,回道:“就看看书呗。”
他继续问:“不参加社团么?我加入了一个吉他社,还挺好玩的。”
成苒回道:“还在考虑,昨天学生会有到宿舍来招新,其他社团也纷纷上门,觉得太浪费时间了。”
“你要时间来做什么呢?”
“读书。”
“哈哈,你还真是一点没变呐。”
成苒看着这句回话,毫不在意,匆匆回了句:“我有事要出去一下,回聊。”就要下线。
他说:“那你忙吧。噢,对了,把你的地址告诉我吧,我在L大本部外语系,电话号码是XXX,有机会来找我玩啊。”
看见L大,成苒松了口气,把他说的全当做客套话。因为这所大学离她所在的城市隔了大半个中国呢,所以成苒有来有往,把自己的联系方式也发了过去。
很快就手机就响了起来,是短信提示,成苒一看,“我已经存着你的号码啦,请你也存着我的吧!李石。”
成苒回了个“好”,把手机扔回书包,出门看书去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成苒和李石之间都没有联系过。互相只不过是彼此QQ好友列表里的一个头像。只能存200条短信的手机,经历了几次删删减减之后,李石发来的短信也没有了,成苒甚至没有把他的手机号码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