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年前,我爹送我离开家乡。记得那一天的情景,我带着自己两箱书和一个背包,特像一个参军入伍的青年。
车次开动,我把头伸出火车的车窗,拽着拳头冲他喊:混不好,我不回来了。
然后呢?
然后并没有什么励志类的故事发生,我真的三年没有回家。我妈那几年每次被人问起,就说我参军去了。
07年入职第一份工作,每个月1500块钱,08年金融风暴,此后的三年,我们公司没有人涨过一毛钱工资。
我连买一张火车票都感觉到拮据,此后即使回家,听得最多的也是童安格的那首老歌:“离家的时候踌躇满志,回家是空空的行囊”。
2016年的最后几天,我在做自己的年度总结。
我离开了三线小城,带着我的20箱1吨重的书,去了深圳。
我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过去的10年,我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两个阶段:
“为了生存”阶段和“把事情做好”阶段。
2.
我的人生第一个阶段是“为了生存”。
为了生存,我放弃了我想找的网管工作,我舅舅托关系给我找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
那家伟大的公司里,有很多不是专业出身的优秀程序员,有数学老师,有英语翻译,有化学的,有物理的。
他们觉得我是计算机专业的,应该没问题。
于是他们给了我三个月。
三个月能通过JSCP级别考试(JAVA程序员专业资格认证),就留下;通不过,就走人。
但一份工作成了你唯一的生活来源的时候,你没得选,只能达到要求,留下来。
那三个月,我开始学习编程,我的师傅们没日没夜的加班。
对,他们在干活,我什么忙都帮不上。
我只能帮忙点点按钮,输入一些文字,做点小事情。
三个月后,我的考试得分是50分。
我是我们那批新人里两个不及格中的一个,分数倒数第二。
当时我觉得自己很牛逼了,因为写代码这件事情我在大学四年都没学会,我居然用三个月就掌握了50%!
我的领导给了我第二次机会,让我多留一个月,补考。
后来我过了。
为了生存,你除了拼命,没有别的选择。
3.
三年后,还是为了生存,我从程序员跑过去做IT培训,做应届毕业生的研发培训。
这是一个被程序员鄙视的职业,因为程序员更喜欢跟代码打交道,他们不喜欢说话。
我也是。
我的前领导那时候是那家培训公司的领导,我们两个面试的时候围绕着《JAVA编程思想》各自炫耀了一下读了多少遍。
他给我涨了50%的薪水,然后我说我加入。
每个月我都会遇到一帮和我当年一样,一脸蒙B,又特想冲到社会大干一场的年轻人。
我要做的,就是在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里面从零开始教会他们写代码。
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但是我毕业的时候也不会写代码。
如果我这么傻逼都能在4个月内学会编程,那这些孩子也可以。
4.
终于有钱买自己的单反相机了。
终于有钱可以请女生吃饭,看电影了。
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
我终于不再担心生存问题了。
于是我开始考虑下一个阶段:如何把事情做好。
我在成为那家培训机构的金牌讲师后,离开了。
我觉得我能讲的都讲完了,我的辞职信说:
我想继续锻炼,希望有一天我能牛逼哄哄的回来。
我重新回到程序开发的行列。
这是我的人生第二个阶段:我想把事情做好
但那时候开始,我和普通的程序员不一样了。
我多了一重身份,我既是程序员,又是培训师。
我也多了一个视野,就是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我会去关注用户的体验。
他们能不能很方便的点这个按钮?他们知道这一排按钮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是一个新手,他会怎么操作这个界面··· ···
项目管理,产品思维,用户体验分析,业务流程设计,服务蓝图设计··· ···我用几年的时间去学习这些内容,为此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
这些书在程序员的眼中会很奇怪,但是我知道,如果要把一个软件做好,不能只靠写代码。
5.
成为斜杠青年,是在这样自学氛围里面的一个偶然。
我在简书最早的slogan就是:
我写作是想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学了那么多知识,经历过那么多项目,我想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写作我不是第一人,在CSDN和JavaEye的论坛上,经常有很多程序开发的大神会写自己的学习笔记。
我继承了这个行业的优良传统而已。
写着写着,我发现有人会问我很多小白的问题。
这和我做IT培训的时候一样,我最擅长的就是将一个枯燥无味,深奥难懂的技术问题,用例子,用图,用故事,用比喻来介绍让他听懂。
那时候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后来罗辑思维给了我答案:
这就是知识服务。
6.
过去的一年时间,我一直都想做好“知识服务”。
我保持了我的斜杠状态,我坚持每个周末从三线小城市飞出去。
从两小时学习圈变成五小时小时学习圈。
我将文章变成微课,因为微课更容易理解;
我将微课变成系列课程,因为系列课里面,我可以设计作业,陪伴他们一起学习掌握我的内容;
我从一个人,到招募自己的团队,我们成立公司,我们建立社群,我们组建“海盗学院”,都是为了将“知识服务”这件事情做好。
我在这件事情做好的过程中,挣到了钱。
钱重要么?钱不重要,钱能解决问题才重要。
古典老师,秋叶老师,李忠秋老师都是我心目中的大神。
他们告诉我说,一个人保证自己舒适生活,一年30W就够了。
他们身价千万,甚至过亿,他们穿的还是优衣库。
我没有想过挣多少钱,我想的时候,只要把事情做好,我自然会有钱,我的团队都会有钱。
当大家越有钱,解决了生存的问题,就越可以专注把事情做好。
所以,不再做斜杠青年,专职做“知识服务”就成了必然。
16年的最后一个月,我离职,放弃近百万的还在锁定期的股权激励,到了深圳。
7.
我的未来是第三个阶段:帮助别人。
几年前我做IT培训的时候,我看到我培训的学生出去找工作拿的薪水比我高,我说:
我就像NAS(美国航天局)的工程师,看着自己造的火箭腾空而已。
没有比这更让人自豪和兴奋的了。
过去的一年,我是这场知识付费浪潮的受益人。
我从一个在微信群打卡,在微博交作业,转发微博活动抽奖小青年,变成了今天的舞台上的分享者。
我身上有我的使命。
除了成为一面旗帜外,要说给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听,我还需要做给他们看。
30岁了又怎样?
在小城市又怎样?
没有人给我们设定生活应该怎么样过,我们自己可以选。
这不是鸡汤,这种对抗是一种自我革命,它需要能力,更需要勇气。
所以我尝试去给他们勇气,让他们看到我在努力;
我也帮助他们锻炼能力,让他们腰杆硬起来,让他们变得niubility。
8.
2017年,我的年度计划只有一件事情。
那就是:帮助更多的人,尝试自己的斜杠事业。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而是说,我们总会得到自己配得上的机会。
因为越努力,你会越幸运。
17年,江湖见。
我是彭小六,现居深圳。
我是畅销书作家,个人学习能力训练专家。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