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对于许多写作的初学者来说,脑海中会闪现几个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想着手动笔去写,却只敲出了几行字,几个零星的素材也是支离破碎,最后也因思想不够深刻,素材不够丰富而就此作罢。按照奥野宣之说的那样,无法进行知识再生产。
很多优秀的作家都离不开丰富的素材积累,相信从这本书中,你会得到一点启发。
作者讲到,生活中只需要一本笔记本去记录所有素材即可。原因可概括为:简单快捷,节约时间,自由灵活,毫无压力。
与我们现在很多人的做法都有些许不同,我们习惯把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地归档,而不是像这样一股脑地全部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而且现在各种手机app都很发达,纸质记录会不会效率很低。
这本书毕竟是作者在十年前写的,所以抛开现在发达的记事本app不说,这种记录方式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
那么,如何进行知识再生产呢?
根据作者使用笔记本10年以上的经验,“看似可用的用不得,看似没用的尽可用”。尤其是和工作没什么关系却十分有趣的剪报和笔记,大多成了创意的沃土。
比如,作者提出了一元化笔记法。“这是一种能让任何人半永久性地一次解决“无法活用自己身边的信息”这一长期烦恼的方法,再没有比这个方法更优越的了。”
简单来讲,这种一元化笔记方法是把想记录的所有信息都归于一个笔记本,比如,看电影的台词,报纸上有趣的新闻可以剪切下来,坐地铁时突发的灵感,只要你想,不论时间地点的限制,随身携带笔记本以方便记录。
就像查阅纸质字典时一样,在记录时,周遭的信息会映入眼帘,这种方式既能提醒你工作中不能遗忘的内容,也能让你灵活使用日常生活所见所闻中感兴趣的信息,激发灵感。
就好像是孩子的玩具箱,我们把所有玩具都放进箱子,只要我们想要哪个玩具,那就去箱子里找,与井井有条比起来,一元化反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整理好后的玩具箱外表看似整齐,但是整理要花不少时间。况且,属性模糊的东西在归类后也很难寻找。
当我们笔记本真正用起来的时候,笔记本也就成为了一本书。
以下是使用三个月前后笔记本的对比照。
看着特别有成就感。这本薄薄的笔记本被充实的满满当当,好似一位灵魂丰满的智者等着我们去结识他。
有人会质疑,这样乱写乱贴,不会很混乱吗?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时序化”。
添加日期,分隔使用
在笔记本上记录时,事先画上分隔线,想再写点什么的时候接着后面写,再添加分隔线。这样就不会为在哪写伤脑筋了。
日期全部写为6位数字
①将他人的发言、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等“来源于外部的信息”标上“”后再逐条书写;
②对这些信息产生的感想、自己想说的话,用“”标记后再写;
③不断重复①和②项内容。
利用所有笔记来刺激灵感
数周或者数月后信息量总会增加,笔记本会变得像书本一样厚重起来。于是在后半段,我们就可以将这本“书一样的笔记本”作为构思和想法的素材集灵活运用。例如,将笔记本从头按顺序读下去,会看到:
一个月前的会议纪要→两周前的企划案→一周前的剪报→三天前的读后感→昨天会面的人的名片和谈话记录。
我们能顺着自己的生活轨迹浏览信息,如果将笔记本倒过来读,每次向前翻一页,也能渐渐回味起遥远昔日的信息。
如果事先做一些记号或标签,还能同时复习“读后感”和“创意”等门类下的内容。正如“创意不过是点子的组合”这句话所说的那样,通过将乍看之下毫无关联的信息结合起来的方法,我们常常可以获得新的视角和想法。
例如,在翻阅笔记本、一页页看过来的时候,很久之前写过的关于亚马孙雨林里原始部落生活的书籍的读后感映入眼帘,重新阅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突发奇想:“对啊,我就以《商业社会中的坦诚交际》为突破口来写那篇稿件吧。”如此这般,会激发现在工作中的灵感。
首先是工作创意、备忘录、书籍和电影的读后感等“记录的笔记”。
然后是上司交代的留言记录和会议摘要、新闻剪报和杂志广告等“粘贴的笔记”。你要做的,是把这些内容全部收录在一册笔记本中。
我总结为“行走的记录仪”,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先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如果连这种思考意识都不存在,如何想起还要去记录一下呢?
这里我想说下,现在网络信息爆炸时代,有太多太多的“金句”我们想要都记录下来,先保存在备忘录里以“备忘”,实际最后备忘录也“忘了”。即使没有忘记,我们再去看以前记录的句子时,也毫无心灵波澜,甚至忘了,我为什么要复制这句话到备忘录里。
而纸质笔记本正是因为需要动笔去记录才显得尤为珍贵,最后看到满满的一本子,也特别有成就感,而且通过时间来记录这些文字图片等等,我们再翻来回顾的时候,也会联想到当时的情景,进而可以激发灵感,为写作创造素材,珍贵而真实。
如果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再走吧!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