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用对方习惯的方式来沟通
单位定于周二开大会,会期半天,但作为承办方的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于是我提前告诉爸妈中午不回家吃饭了,晚上也可能不回去。一天忙下来,会议顺利结束,在想着可以下班回家的时候,又被领导安排去招待兄弟院同事吃完饭。好吧,赶紧换下制服,来到餐厅,请坐、倒茶、嘘寒问暖又忙了起来。期间想起来要跟爸妈说一声晚饭也不回去吃了,就顺手发了几条微信过去。
晚餐接近尾声的时候,接到老妈来电,问:还没忙完吗?菜快凉咯~我心里一惊:糟了!爸妈没看见微信……赶紧向她解释,老妈表示很理解,还以为我在路上堵车,没事就好。回到家才知道,我发微信的时候老妈在厨房炒菜,没拿手机进去; 老爸在看电视,习惯性地忽略了微信提示,由此误会才得以产生。
反思一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沟通方式不恰当。我没有直接打电话,而是用微信这种爸妈不太习惯的方式来通知。要是我抽个身打个电话,误会就不会发生了。比如,跟非专业的人讲解专业问题时,就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词语,而非自己熟悉对方却一无所知的专业术语。
沟通是双向的,下次一定记得,要用对方习惯的方式去表达,效果会有不同哦~
127 改善外貌=成为更好的自己,吗?
好友失恋,哭着跟我在电话里聊了一个多小时。我边听边安慰,很想帮她分担一些痛苦。
聊天中,她反复告诉我:我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我要减肥,把肚子上的小肉肉减掉,还要去祛斑,让自己的脸更白净……
我在一旁越听越疑惑:把自己变美就等于让自己变得更好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变美只是变好的其中一部分。但是,在现代主流媒体的洗脑下,不知有多少女生树立了这样有失偏颇的观念,并沉迷其中毫无知觉。
对此,我的观点是外貌和内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且没有先后顺序,需要一起进行。
128 人,最怕固执
我是个直性子,还有些强迫症,看见别人有做的不够好的事情,多半会去提意见,帮助对方进步的意愿甚是强烈。可是我渐渐发现,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听别人的建议,他们只愿坚持自己的想法,根本不会去考虑其他的可能性。更有甚者,还觉得你给他提建议是对他不满,挑他的刺儿。
有天,我看到一段话,大意是如果你讨厌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给他提建议,尽管让他去犯错,因为总有人会教训他。这个做法虽然有点腹黑,但是从逻辑上是完全没问题的。
反过来想,要是不想做那个总是犯错、别人教训的人,就要学会“听意见”。不管别人说什么,都可以听,然后再根据内容决定是否要“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