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一定有很多人会这样说:自己志在四方,想帮助更多的人,希望有更大的成就。
其实,我们还要明白一个道理:芸芸众生,都是由一个个凡人构成的。既然是凡人,那么就有凡人的局限,包括认知的局限、能力的局限、觉悟的局限。如果你连身边最亲近的凡人都拯救不了,何谈帮助那些遥远的凡人?
其实,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自己胸怀天下志向远大,大到想成就无数的人,甚至想普度众生。但低头一看,他连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度不了,成就不了。这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人之所以舍近求远,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想逃避现实的各种痛苦,因为改变身边的人是现实的,而成就大众却是遥远又虚幻的。他们宁可让一个虚幻的任务承载自己的理想,也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各种具体问题。
他们对眼前的问题视而不见,却对遥远又虚幻的外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所谓“改变世界”也好,“普度众生”也好,其实都只不过是逃避现实的借口。因为身边的人带来的问题才是最实实在在的,是需要一个个去解决的,而那些梦想和志向只需要张一下口就来了。
衡量一个人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就看他是愿意面对现实的问题,还是逃避现实问题,去追求解决更大、更远的问题。
生活就是一场修行,红尘练心,如何才能度得了你身边的这个人?
其实很简单,无论他多么无知,多么任性,多么浅薄,你都要有足够的胸怀去容忍他,有足够的智慧去开导他,有足够的耐性去指引他。如果你做不到,也许是因为你自己的境界和水平还不够高,你要继续提升自己,直到你可以做到为止。的确,有时忍让很痛苦,不被理解很痛苦,对牛弹琴也很痛苦。但要知道,痛苦才是让一个人觉悟的最好方法。
当一个人学会将自己的情绪收放自如时,那么,无论到了什么场合,他都是能“控场”的人。因此,表面来看,我们是在度身边的人,其实,我们是借身边的人来度自己。因为只有他们才是最实实在在的,只有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度得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