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要先于我们的思维存在本身,而在黑格尔看来说,为什么我们生命存在不能够把他看作是一种演绎,黑格尔其实在这里讲的时候,他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是,是自然只是作为我们自我的对立面而被设定了,换言之,我们现在还面对的是一个没有解决的二元论,这讲的是费希特。因为他认为在费希特那里其实有两套演绎了一套演绎斯理论主义,还有一套费希特因为一开始他第一原则是“我”。
他实际上本身是一个原始的实践,费希特把我设定非我,并不是一个主观的一个设定,实际上费希特在这里讲的是,我们人的存在活动如何是我们一切规范的一个根源,但是,黑格尔认为费希特没有解决二元论,为什么?
我设定非我,自然还是被作为自我的一个对立面对设定的。
没有解决二元论,他说在谢林那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同一性原则是整个谢林体系的绝对原则,哲学和体系同时发生,而且同一性在各部分中没有丧失,在结果中这更是如此!
这是他对谢林的一个体系的描述,这段话是意思是说,谢林是从作为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同一性绝对观念开始的,而且同一性绝对观念,始终是谢林体系各个部分的主导观念,在谢林的自然哲学中,谢林表明自然不只是我们人一种理想的对立物,虽然他是实在的,而是说自在谢林的自然哲学当中,自然不但是理想的,也是实在的。
在费希特,自然一定是理想的,为什么?
是我们主体设定的理想,也可以勉强把他换成观念性的东西,因为是我们人设定的,而在谢林那里,他认为自然不仅仅是理想的,而且也是实在的,他是看得见的精神。在先验的观念的体系当中,谢林主要阐明的是主体性如何把自己对象化,也就是阐明理想如何也是现实。
所以,在谢林的整个体系当中,都贯彻了同一性的原则。因此很多的人因为读书读得不仔细,就觉得说黑格尔在书里面,根本就是在讲谢林,他根本没有自己的东西,很多人就根据这部著作说,黑格尔是谢林的学生。
其实即使就是在这部著作当中,两个人的分歧已经出现端倪,例如理智直观对他来说,不是一种神秘的无法穿透的黑暗深渊的直观。而是一切差异的消失点,而理智直观在谢林那里,把他叫做原基础,实际上是一种神秘的无法穿透的,深不见底的你讲不清了。
对于黑格尔说,实际上是所有的差异,慢慢归结到一个点上,是差异的隐没点,这就是理智直观,是不一样,怎么讲不清楚,讲得清楚。
而谢林说是,搞不清楚的,这是一个无底深渊,完全是一个神秘的东西,而黑格尔认为他是一件产品的销售点,他认为直观,把我们世界上的种种规律,看作是绝对所包容的一个生命当中的各个要素,所有的差异都不可少,但是,差异最终是被绝对所包容。
这个的确是跟谢林的讲法,是不太一样,但是,注意了,因为这部著作的题目,就叫《论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差异》,他的一个最直接的目的,是要说明谢林的体系比费希特的体系要优越,黑格尔没有办法,由于著作他本身的一个性质,他就不能够让他和谢林的分歧过于明显,他只能够主要的是站在谢林的立场上来说明问题。
但是,他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他自己与谢林不同的观点,在他耶那时期的演讲当中,他得到了结实,他在耶那在大学的演讲当中,黑格尔说,如果把有限和无限设定为对立的概念,当然他们之间就没有一条通道,综合就是不可能的,太高了,这是贯彻他一生的,他说如果你把有限和无限看作是绝对立的,他们之间没有办法沟通了,有限就是有限,无限就是无限,用他来讲,他们之间就没有通道,综合也就不可能了。
但事实上有限和无限,我们是互相凭借,就在思维当中,我们不思考无限,就不能思考有限;反过来也是这样说,有限不是一个自我包含的孤立的概念,他可以和无限没有关系,有些就是有限,不是的。
我们只有把他和无限挂起钩来,我们才能够知道什么叫有限,有限不是一个孤立的自我包含的概念,有限不是他自己的东西限定,这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深邃,有限际上是被无限限定的,道理其实是很清楚了,我们说他的性子很慢,那我们一定是有一个急性子的人,不管是真有人还没有人,我们是把他和对照,我们才能理解,什么叫性子很慢的人,我们说家伙性子急得不得了,我们一定是会说,有一个说事情慢条斯理的人,或者比较从容不迫的人,我们才能够理解什么叫性急。
所以,黑格尔在地方讲的是对的,其实有限的概念不是他自己的东西限定的。用黑格尔的语言来说,就讲的这种抽象说,有限受否定的影响,但有限不只是否定,否定的影响是说,有限受否定的影响,这里的否定不是一般的否定,当然是无限对有限的否定。
什么东西能否更有限,当然是无限,无限才能否定有限,但是,有限被否定掉了,没有被否定掉,当我们在讲否定的时候,实际上是否定之否定,他把他的无限也否定掉了,我们才能将有限。
所以,黑格尔在地方的否定之否定,并不是一个人为的一个操作,事实上我们不懂黑格尔的著作,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是这么看的,我们是要通过不是的东西,有反差的东西,才能够理解和把握一个东西。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被他规定他的东西被否定掉。可是我们去否定他,用有无限来说明有限,恰恰是为了要把握有限,这难道不是否定是否定吗?
这一点不是黑格尔的生造,不是像人家所说的,他特意的给我们挖了弯道,让我们钻到他的套子里面来,我们实际上想问题真是这么想的,我们对一个问题的一个理解,有的人说了以后。
我们会说你讲的不对,实际上你对问题,你有了你自己的一个限定,而这种限定往往是对和不对之间加以对照,你才能够彰显出来的,一定是这样。
当然黑格尔讲有点绝对,就是事物和事物的之间的差异,有人提出质疑,差异是不是相反,有的事物是差异,但是,不一定相反,黑和白是相反,但是,红和白也是有区别的,他们是不是相反,在我们人的语言当中白就是白,黑就是黑,黑白不能够相异。
西方也是这样,但是,蓝和白是差异,它也显然不是白,但它不是相反,后来有人对黑格尔的指责,是对的。当然黑格尔后来也看出差异要大于于相反,当然他不可能连这个都没有看出,比如男人和女人是有差异,但是,我们能说这两性是相反吗,恐怕不是相反,有限和无限我们可以。
后来黑格尔说你可不可以认为,相反是差异的一种,这就对了。因此,当我们讲差异的时候,他可以包含相反的意思在,他宁可讲差异,它不是像至少我那时念书的是马列部,他会说辩证法就是讲对立讲斗争,它不是对立,是差异,差异不一定是斗争。
张东荪当年解放以前193几年,后来也是他的罪名,他专门出过一个论文集,就是批判苏联传过来的辩证法,他就提出一条,世界上不同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立。当你苏联来的辩证法讲,什么都是对立,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对立,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对立,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是对立,这不一定的,世界上所有不同的东西就是对立。
黑格尔说,在否定之否定的时候,我们比方就刚才讲的,有限和无限,我们肯定有限,当我们用无限来界定他来否定他,从而又肯定他的时候,它实际上是无限生命中的一个要素,因此,由此可见,建构绝对的生命就是用有限和通过有限来建构。
因为人的心灵虽然是有限,同时不仅是有限的,他能看到,他是绝对认识自己的工具,我们人是有限的,每一个人的思想包括黑格尔这样人的思想,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人类的思维成果是无限,我们人是可以有限的人,有限的人有限的思维是可以把握到无限的,而且这种把握本身也可以成为无限的一部分。
黑格尔在这里面就讲到,实际上是用有限和无限的关系,要来说明他的绝对精神通过我们人的思维来把握他自己,其实在这里用的还是有限和无限的思想。当然,在某种程度上,黑格尔在这里讲的,还是和谢林的哲学是一致的。
但是,对于谢林来说,绝对本身是超越概念思维的,我们必须通过否定离开有限的种种属性和区分,来接近绝对统一。
谢林跟黑格尔不一样,黑格尔是说,我们必须通过有限来达到无限,通过有限来达到绝对。谢林说不对,我们必须对有限有一个超越,超越以后我们才能够达到绝对,因为绝对不是无数的有限加在一起,他在性质上是根本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