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不外乎是玩和吃。今年不用自己动手,就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一个人做完所有应该做的事情,收拾一下就骑着摩托出发,前往乡下。这几天天气晴好,一路上清风拂面,车辆稀少,可以加大马力前进。不过我始终把车速保持在45码左右,为的是享受这个过程。
聆听着内心的寂静,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哼着自己的曲调,欢快的心情完全有理由自己掌控。人是自己把自己活跃起来的,一旦放开嗓门开唱,气氛啊,激昂的志气啊,自然就高扬起来。氛围感需要主动渲染,犹如宁静的一波碧水,投一个石子下去,诗意就诞生了。
在乡间,连枯萎的乱蓬蓬的杂草也显出一番美来。为啥呢,因为枯萎后面紧接着就是生机勃勃的嫩芽和绿油油的茂盛啊!
坐在这干枯又绵软的草地上,真是爽,舒服得无拘无束,不用担心有露水会打湿衣服,也完全没有泥巴弄脏身体。放任自在,幸福甜蜜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
其实这些干干的果实,无不透露出它们的勤奋和拼搏。它们也曾经有泪,有心酸,有抗拒,有颓废,但最后却收获了满世界的华美。在沉默的世界里,浩渺的天空下,没有谁关心过这无语的小生命,我偶尔路过,仿佛从中也看到了自己。
生命是平等的,有风有雨有雷电,有阳光有水有肥料,复杂的糅合构就了厚重和深刻。但我们的心需要由复杂变简单,将睿智和纯净融为一体,赤裸如山间的这一颗草,裂开嘴如微张的果子,自得其乐像没有心计的虫鸣,一切皆自在,自由,圆满呈现。
就这样仰躺着望天,看无际的苍穹下飞虫的影子,看凌乱的树枝倔强着去够它想要的天空。
在这里我就是全部。不必怀揣心思去想他人所想,只袒露了心,单纯地安享这一片美好的诗意。人生其实全在这颗心做主,想要快乐,就扔了那诸多的想法吧,在鸟的啾啾声中眯眼小睡一会;在巨大无边的空旷中探测自己心的跳动;在神思迷离中任由无拘无束的感觉蔓延,放空一切,融入这天地,融于宇宙无始以来的空无边际……
2
瞧呀,自种的蔬菜,看起来特别亲切,完全地舒张,开放,想长成什么样子,是出于它的愿望。
小时候,对蔬菜呀,田地里的花草呀,完全没有感觉,每天熟视无睹。唯一关注的,是看到有青青的野草就喜形于色,直奔而去,因为这是上好的猪吃菜,满满的一篮子任务,需要东西来填充啊!
当一个人心里装着什么的时候,才会眼睛盯着认真地看。也因此,我们错过了许多许多比它更美好的东西。佛法说无我,无我才能看到一切,尊重一切,欣赏一切,又不被一切所拘。
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间便多了许多美。越认真去发现,越对每一个不起眼的小不点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美不在其表。从万物中感受它们的存在之美,从每一根细小如发的脉轮中,会发现同样广阔宏大的宇宙。
你看天空中掠过的飞鸟,它们也在呼朋引伴,结伴而飞,它们有好的东西也会大张旗鼓兴奋地叫。你看一株狗尾草,它绿了多久,它身上吸附了多少光阴,它努力向上,伸展的姿态与人何异。
3
然而人总是不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吸附松油牟取利益,他们把松树刮开了皮,以几元钱一颗的代价,夺走了松树的生存权。山上原本高耸云天的一大片松林,一颗接一颗地枯黄了,断裂的地方,无一例外都在刮了皮的口子处。青翠的山林里,多了许多黄黄的景象,让人唏嘘感叹。
有多少人会惦记着儿时的情景呢?如若小时候常与山林为伍,在山的怀抱里长大的人,一定不忍将刀伸向树木吧!我感受到一种疼痛,那是来自儿时对山林的依恋和敬重。
山好比是我的母亲,那些年,打柴,放牛,捞松针,摘野柿子,吃映山红花瓣,拿大面盆盛乌梅,几乎所有的记忆都离不开门前的那座山。于是,儿时的情结扎进了心里,对大自然的喜爱到了恋恋不忘的程度。
一花,一草,一叶,一颗卵石,一根枯枝,都像是我的家人,我的伙伴,我珍爱的童年回忆。那时候我也会仰躺在沙地上,草丛中,看天,看流动的云,看飞鸟掠过,看风儿的影子灵巧地吹过。踏遍前山后山,熟悉每一个凹陷和坡峰,难忘的记忆是撩动我思乡的源头。
就这样与你在一起,与你静静地相处。没有什么我和你,我们一体无分。让我融化在天地中,让我们共同聆听宇宙的原音。我们本自圆满,一切自在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