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来说,“战争”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存在于老一辈遥远褪色的回忆中,存在于历史书简洁冷静的叙述里,存在于电影血腥残酷的一幕幕中,我们其实并不曾真正理解,也很难感同身受。
而在《西线无战事》中,德国作家雷马克则用冷峻、悲悯的笔触将我们带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让我们得以看清战争的真实面目。
这部作品的创作与雷马克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雷马克出生于德国西北部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在当地工厂做装订书籍的工作,努力地维持着一家贫寒的生计。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
由于全家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雷马克顺理成章进入天主教会开办的师范预科班学习,然后顺利进入了当地一家初等师范学校。
就在这时,时代的狂风巨浪汹涌而至,彻底改变了雷马克的人生轨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雷马克中断了学业,直接从学校应征入伍,并即刻被派往西线战场,投身到了真正的战争之中。
在战场上,雷马克是一位英勇的士兵。他先后五次负伤,而最后一次受伤是在佛兰德战役中。
当时,为了救一位战友,他被英军的手榴弹击中,伤势相当严重。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伤处才终于痊愈。
从那之后,他正式撤离战场,从始至终,只在前线待了六个月。
但人生阶段重要与否,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分量的轻重。
正是这六个月,让雷马克对战争的真实面目、士兵的真实心态有了深刻理解,也为他后来创作《西线无战事》提供了精确、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战后,雷马克回到学校修完了规定课程,并在一个乡村小学当了一位教师。但这份职业显然并不适合他,仅仅一年,他就毅然辞职。
那时,刚刚战败的德国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讨生活,并不容易。
为了养活自己,雷马克当过石匠,拿着手提箱四处兜售过货物,还曾去精神病院拉过小提琴。
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天分,先后在《大陆回声报》和《体育画报》担任编辑,开始靠写作吃饭。
多样的职业生涯、复杂的人生经历让雷马克对社会、人生和人性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0岁那年,雷马克终于开始动笔写作这部酝酿已久的《西线无战事》。
此时的他,经过了漫长的积累和沉淀,素材、感情、思想、笔力都已各就各位,仅仅花了六个星期,他就一气呵成。
小说虽然写成了,但并不是所有出版商都有一双慧眼。手稿在雷马克的抽屉里足足搁置了六个月。
然而,真正的好作品就如明珠,或许会暂时蒙尘,但始终在发光。
六个月后,这部作品在《福斯报》上连载。连载期间,《福斯报》的销量猛增三倍,越来越多读者被这部作品深深震撼。
顺应读者要求,1929年,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作品一出,立刻引起轰动。仅在德国国内,第一年的销量就达到了120万册。
其他各国也紧跟着翻译引进,迅速引发了剧烈且广泛的“雷马克热潮”。
仅在当时的中国,就有三位翻译大家几乎同时译出了这部作品,由此改编的戏剧也在全国各地纷纷上演,不断重演。
据统计,这部作品先后被翻译成四十五种文字,总发行量达到两三千万册,被誉为“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
与此同时,蒸蒸日上的电影行业也向这部作品伸出了跨界合作的橄榄枝。
初版后第二年,这部作品就被好莱坞搬上荧屏,成功引发了又一轮热潮。同名电影更是获得了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这部《西线无战事》给雷马克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财富,可与此同时,也给他招来了当时德国当局的刻骨仇恨和严厉迫害。
电影在德国首映时,几个冲锋队员带队闹场,之后还遭到禁映。同年,不堪巨大的压力和尖锐的攻击,雷马克离开德国,迁居瑞士。
1931年,这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却遭到德方抗议,理由是小说嘲讽了德国的“威武之师”。
1933年,在柏林歌剧院广场上举行的焚书运动中,他的作品被付之一炬,从此彻底在德国成了禁书。
1938年,因为拒绝回国,年逾四十的雷马克被剥夺了国籍。次年,他搭乘游轮抵达纽约,并在八年后正式加入美国国籍。
但幸运的是,雷马克与美国如日中天的电影行业一拍即合,很快便从一个漂泊海外的流亡作家,摇身一变成为了纵横好莱坞的显达之士。
他继续与好莱坞合作,把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
在根据作品《爱与死的年代》改编的电影《无情战地有情天》中,他还客串了一次演员,演得有模有样。
然而,远走高飞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1943年,雷马克留在德国的妹妹埃尔夫莉德被判处死刑。
法官在庭审时直言不讳:“你的哥哥不幸逃脱了我们的控制,但是你将任由我们摆布。”
直到二战结束后,雷马克才获悉噩耗。但除了终生的歉疚,除了将作品《生命的火花》献给妹妹,他无能为力。
当年,德国当局穷追不舍的严酷迫害,其实正说明了《西线无战事》力透纸背的深刻和覆盖全球的影响力。
事实上,《西线无战事》已经成了战争题材作品不倒的标杆。在此之后,所有同类型作品都会与它一较高下,以此确定自身的水准。
在这个故事中,雷马克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狰狞面目。
这里没有赫赫战功慷慨激昂,只有无数生命的黯然陨落;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只有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没有英雄人物壮怀激烈,只有整整一代人的精神迷茫。
战争让人类化身为野兽和恶魔,肆意践踏着最宝贵的生命。枪炮、毒气、坦克,各种手段推陈出新,无所不用其极。
雷马克彻底摒弃了英雄主义的热血和浪漫,不唱高调,不谈主义,只关注战壕里、炮火中、病床上最真实、最客观,也最残酷的一幕又一幕。
他把读者带回真实的战场,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然而,这部作品并不仅仅是要抨击战争的残酷和荒谬。
在作品扉页,雷马克坦言:“这本书既不是控诉,也不是自白。我只是试着描述一代人——即使躲过了炮弹,他们已经被战争毁掉了。”
雷马克将这“一代人”浓缩进普通士兵保罗这个角色身上,由保罗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战场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而保罗,正是千千万万底层普通士兵的缩影。他的身上,浓缩了那一代人身体的伤痛、精神的迷茫直至最终的牺牲。
他们本和我们一样,只是生活中的平凡人。因此他们的迷茫和创伤,或许更能让我们感同身受。
正如茨威格所说:“不需劝诱,你就会被他的作品征服;无需夸张,他就能震撼你的心灵。”
扎根赤裸裸的真相,用少数人的人生来展现多数人的命运,来阐释大时代的洪流,以此引发跨时代的思考和警醒,正是这部作品的深刻之处和永恒力量。
---本文完,请期待后面更多精彩内容,内容来源于《麦家陪你读书》。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那就随手点个「赞」吧。也可以关注我,看更多走心的故事,还可以分享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我的文章。谢谢你了!
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我说写作就是出发。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情怀的创作者,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治愈自己的同时,也能够治愈你;希望你能从我写的故事当中,获得感动与力量,温暖与方向;
希望在你迷茫困顿之际,在你感到彷徨无助的至暗时刻,能从我分享的故事里,看到一丝光亮,看到那点滴的一米微光。
希望我的存在,能让你不那么孤独,甚至温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