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应该是现在使用面最宽、最广的一个社交媒体。只要有一台智能手机,都可以使用微信。用微信的人,几乎都会用到朋友圈。刷朋友圈,成了很多人乐此不疲的事情,朋友圈都有些什么呢?
一、朋友圈充斥着各种广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里面不再是每个人生活的状态与生活分享,更多的时候成为了一个卖场。朋友圈里面充斥着卖房的、卖保险的、办信用卡的、办POS机的、卖农产品的、做养生的、做美容的、保健的、卖衣服的、卖鞋的。整个朋友圈就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卖场。
我的朋友圈里面最多的是打公司的广告。我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处于这个尴尬的位置,上至老板,下至同事,个个都发。如果我不发,是不是不把自己当着公司一员,是不是会被 老板认为对公司没有归属感与认同感?是不是不发,就会慢慢的被疏离与排斥?可是,发了后就没有了上面的顾虑了,发了后就有效果了吗?
朋友圈,就那么一些受众群体,偶尔发一次,还可以赢得朋友的支持与点赞,可是发的次数多了,就有些打扰到朋友与消耗到别人了。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有宝贵的、有限的。如果长期转发公司的枯燥的、无味的图片,广告。又无任何新意和亮点,人都有审美疲劳,不知道到了最后被多少朋友屏蔽掉了。在朋友圈里面发产品广告,要么就是推广,让品牌直达人心; 要么就是为了销售东西。一般自己 的商品,都有目标的客户群体,对准目标客户投放,是不是效果会更好些?在朋友圈群发,广撒网的形式,是特别简单省事,却未必见得是最有效果的。
朋友圈里面,有一个做某品牌服装代理的人,这个服装品牌很多大号都在推荐 ,看上去衣服很有品,质量也很不错,对我甚是吸引,只是价格超出我能接受的心理预期。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欣赏。天天看着这个品牌代理发一轮又一轮的图片广告,轰炸在我的朋友圈里的半壁江山。
前不久瞄到一句话:一个女人的朋友圈里面,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如果长期发的都是些广告,会被人认为很low。这句话,我也深以为然。
发朋友圈,也像做人,走不走心,明眼人一见就瞧出。遇到好的东西,好的产品、好的知识与资源,可以贴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换位思考,用同理心,对准精准的圈子去发放,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虽然也常有,不知道目标群体住在哪个角落,也许一个广告的效果:刚好是你有,刚好是他需要。但是,毕竟少之又少。还是精分群体比较好。
二、随意吐槽,伤及感情
现在越多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不看朋友圈,甚至很多人关闭了朋友圈。本来朋友圈的初衷是分享生活片断,喜怒哀乐的。或者说一些人发一些实在价值的资源、或者说信息分享。以前的朋友圈都只是朋友。可是随着社交媒体的便捷运用,微信上加了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公司领导、同事、家人、送快递的、送水的、卖东西,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多上几个微信好友。可能涉及到不同的事情、不同的状态、不同的信息,不方便给众多朋友围观某一时候的心情与状态,又顾虑发出去触击到朋友人的玻璃心,又懒得分组,不发朋友圈是最安全的一种做法。
朋友小 L同X,两个人本来业务是关联度很紧的。一个财务、一个采购。采购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比如说发票、合同、送货单,数量、单价、付款一旦哪个地方弄的不细致,都需要财务跟手。X常常做的是:安排把款项付出去,就不管后面事,或者说只是把发票催到手,就认为自己的工作完成了。其它环节都是L的事,L有时候放下自己手上的工作,再取补全上面的环节,不一定能够得到配合。L本来工作量比较多,做事又比较严谨,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因此经常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工作。L自己没有说什么,可是X却在朋友圈发文说:经常加班的人,都是做事拖踏,办事效率低效的人。这条朋友圈是屏蔽了小L发出去的,L经过其他同事的口中得知了这条信息。L什么也没有说,做工作需要做什么还做什么,一如即往的坚持自己的态度和风格,只是心中对X有了芥蒂。
人都是善于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与分析问题,都喜欢用已有的认知去定义别人。每个人随意吐槽没有关系,最紧要的是,从不懂得去反省自己。张开嘴评论别人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要懂得客观、尊重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三、刷屏式的各种“炫”、各种正能量、各种标签
也有些朋友,朋友圈不卖产品。就发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无俱细的琐事。比如说孩子今天笑了一下,发个小视频;孩子喝了1瓶奶未喝完,也要发出来做个纪念。还有些人就是,每天不同角度的发几张自拍照。还有就是,过多正能量的名言警句,偶尔翻到一些人的朋友圈,整天发的文字意境很美,让人总感觉很温暧,或者深受启发。但是过度的推送,就很容易引发浏览者的焦虑。
一次与另一个同行同到一个公司看资料。听着那个同事边刷朋友圈,边说她的那同事”装逼“,在一直以来,我的认知中,朋友圈发正能量的文字可以塑造出一个人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能够避免很丧。但是从这个同行口中的吐槽,才明白”正能量“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韩寒不是有句名言:读了那么多书,懂的那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知道与懂理是一回事,行动与实践却是另一回事。正能量的文字,我们都知道说的是对的,但是做起来呢,却又因人而异。
其实朋友圈发什么,只是我们个人的私事。对于朋友圈用于生活记录的,可以照样记录;用于推销产品的卖东西的,我们真的要考虑发的目标,因人而宜,不要突省事,广撒网的形式。
朋友圈有时候也是主人的一种代言,关心什么,在意什么,全都体现在发的朋友圈上。如果还想有“朋友”,朋友圈也是需要经营的,发圈之前,考虑下受众。换位思考,有时候安静的沉默,好过千言万语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