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起了前两个星期的一件事,就是在上教学设计的课上,一个同学提出的论题,这个论题确实挺困绕人的,我在班上一直是默默无闻的所以并没有在课堂上发表任何言论,但是在课下我仔细地想了一下这个问题。关于毕业后经常去参加同学聚会和看望老师的不是那些好学生反而是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本人作为一个成绩一直中等的学生,从来没有过好学生哪种自带聚光灯的效应,也没有差学生那种随性的处事态度。所以班级聚会参不参加全靠别人一张嘴,人去的多我就去。而好学生和差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去不去不取决于他人而是自己,当然他们选择去不去有很多的因素,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一种归属感,在我看来好学生在哪都是家长和老师喜爱的,大家都会把焦点放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在义务教育时期还是在大学,这些变化只不过换了个场地,他们该受到的关注一点也不会少。但是差学生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老师一般都是上课来下课去,其他的事情都不会管,假如期末考试挂科了,辅导员给予警告然后你做好下次的补考就行,并不像义务教育时期的老师一样不厌倦的教诲我们。所以这时以前的学生时代就会给予他们很多的温暖很多的归属感。不过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差学生和好学生的定义也不是像我这样笼统的归类。
因为怕自己忘掉 ,所以没有太多思绪也乱七八糟的打了这么多。等以后思绪来了会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