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书忘记了,分为两种结果:
一种是理解了;
一种是没有理解。
第一种情况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读过的书都会潜藏在你的气质里”。
对于第二种情况,在做过相关的调查报告:
有效反馈的数量有2600份,其中有一个选项是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有1/2的人看完书容易忘记;
有2/5的坚持不下去读完一本书;
有1/3的人读书的效率很低;
有1/4的人看书难以理解书里的内容。
从这份调查报告来看,很大一部分人的阅读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包括近一半的人都有反馈看完书会容易忘记这个问题。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大学之前的阅读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缘故,追求答案的标准统一化而扼杀了我们的自由联想。
这样做留下的坏处是:
我们很少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总会去衡量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还是错的。
什么意思?就是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很多人总会试图从书中去寻找绝对真理。而不是做出自己的自主回答:我是怎么看待这些事物的?
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
会做思维导图(但没有写下自己的理解)
会摘录文段(但是没有写下自己的理解)
会用一大堆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洋葱笔记法、xxx笔记法等等(但是没有写下自己的理解)
这些都是很好的阅读工具与方法。
但你会发现从这些方式上记下来的东西全都是作者的,要么是作者的一个观点、一段话,或者是一个核心的词语,就是没有你自己的东西。
事后你就会发现,这些内容我很快就忘了。
就比如我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时做的思维导图。
我把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导图的框架,都是按照作者的思路画出来的;
另一部分就是我对作者一些观点的解读,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做的笔记(红笔圈住的那几个部分)。
结果就是,一段时间之后,思维导图的框架我记不起来了,但是笔记的内容我还是记得很清楚并且能详细地复述出来。
为什么框架很快就忘了?
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与自己的旧知识产生连接的过程。
而这些记下的东西都是作者的、别人的东西,不是你自己的东西,你没有将它们跟你过去的经验知识相结合,也没有将它们用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如果你只是想单纯地记住别人的观点内容,你是需要时间去记忆甚至去背诵的。
但是不管怎样去背诵去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都会慢慢忘记。
而真正的知识是只能通过自己本身去生产出来的,不是从别人身上复制过来。也只有这部分的知识才能长期留存在你的大脑中,成为你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所以能在我大脑留存下来的只有经过自己理解生产出的内容。
但是当你把一部著作、一位作者信奉为该领域的权威时,带来的就是会难以去反思、质疑、思考书本的内容,而仅仅只是去记住这本书的文字内容,成为书本的奴隶。
所有的权威,尤其是思想及领悟方面的权威,可能是最具毁灭性、最邪恶的。领导者会糟蹋了追随者,追随着也会毁了领导者。你必须成为自己的导师和自己的徒弟。凡是人们视为必然而重要的事,你都该提出质疑。—— 克里希那穆提《重新认识你自己》
用这样的阅读方式去阅读,读的再多也没有多少意义,读过的内容也终归会忘记。
不幸的是有人教会我们去做应付考试的阅读,却没人教会我们脱离这种应试的阅读,如何去做自我素质教育的阅读。
从这里面我也是绕过很大一个圈,才慢慢开始做真正的自我提升的阅读。
下面我将我在阅读中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大家:
一、思想上做出转变:
没有所谓绝对的“权威”。
在这里建议阅读一下哲学史之类的书籍:
看看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是如何在继承与批判中进行演化的,有助于你认清这一点。
把作者当成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去向他质疑,跟他讨论。
书里的内容都应该去质疑一遍。
带着疑问去阅读,跟为了记住书本去阅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前者会让你有种挖宝的感觉:“哦,原来作者的这个观点是这样得出来的”
而为了记忆去阅读只会让阅读越来越枯燥,没有一点乐子,很打击人的阅读积极性。
二、理解作者观点产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举个例子:
所有的狗都是动物, 德国牧羊犬是动物, 因此,德国牧羊犬是狗。
这句话很显然是错误的,按照这句话的思路,同样也可以得出“猫是狗”的谬论。
毕竟所有的狗都是动物,而猫也是动物。
但是你在看这句话第一眼的时候有发现它的逻辑是错误的吗?
如果你花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其中的逻辑谬误,这是因为这段话的结论在主观上是正确的,而你只是更习惯于通过经验和主观标准做判断而已。
很多我们在阅读时认可的观点、结论,只是符合了我们的认知与情感需求,而不是经由我们思考之后得出的理性答案。
如果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记住作者的某个观点、某个结论,那么我们只是在寻求认同感,而不是在做学习上的自我成长。
这样获得的只是已有的认知与经验,并没有从中获得知性、理性上的成长。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去理解作者观点产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而不是记住作者的观点和结论。
具体如何去理解,有几个小tips可以借鉴一下:
1.阅读时向自己提出问题:
比如,阅读完每一本书时,都要对自己提问:
1.这本书在整体上说了什么? 2.这本书细说了什么? 3.这本书说的对吗? 4.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阅读理论性的书籍,像是心理学、社会学之类的书籍时,对自己提问:
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为什么会有这件事存在? 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特性及特征是什么? 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的事件的关联是什么?这件事如何进行的?
阅读实用性的书籍,像是职业成长类、工作技能类型的书籍时,对自己提问:
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有某种结果? 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 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更好而不是更糟?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你检查自己是否真的明白,帮助你缕清作者的思想。
2.运用好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能帮助我们缕清作者思路的工具。
但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做完思维导图我们就完成任务了。
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捋顺的作者思路,对作者的思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获得自己的理解。
也就是你要在思维导图上做一些笔记进行补充说明,对上面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
3.阅读时运用好手中的笔,在书中做好相应的标记:
画底线、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 空白处编辑:论点顺序编号 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 圈出关键字 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你在阅读的时候保持清醒,有效避免出现犯困、走神之类的情况发生。
并且对一些重点的词句、段落进行标注也有助于你明白作者正在讲述的重点。
对作者的论点顺序进行标注也有助于你捋顺作者论证的思路结构。
4.学会批判性思考:
有时候你会发现即使自己拿起了笔,想透过文字捕捉作者的思路,开始写下自己的理解看法时,却总是写不出点什么出来。(我有时候就是这样)
一方面是可能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积累不够多,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缺乏批判性思维的缘故。
积累就不多说了,主要是靠时间和努力去得到的。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自己或他人的思考过程进行审视的一种思考。
比如刚才提到的“猫就是狗”的谬论,它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就是错误的。
在美国它是从基础教育就开始对孩子培养的一种能力,可惜国内起步的比较晚,像我们这一批人大部分都没有经过这种正式的教育,只能靠自己去弥补努力学习这一块的内容了。
因为批判性思维涵盖的内容很多,这里不便展开细说,而且我目前也是在学习的阶段,所以在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好了:
这本书在美国是作为大学教材使用的,所有可能有点枯燥,但也是很值得去看的,有兴趣的希望能沉下心来去学习一下。
三、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分享出去
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理解,不管有多少都写下来。
写下来的好处第一是可以分享,第二是可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
有时候你以为你理解了,但是要你写下来却怎么也写不出来,这其实就是没有理解。
你可以创建自己的公众号、或者在自己的知乎号上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文章分享出来。
比如我读完《非暴力沟通》,我会写文章总结自己的阅读新得发到我的公众号上去;
或者读完《娱乐至死》,看到知乎上有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将自己对书本的理解,去尝试做相关的回答。
以教为学,在传授给别人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不断反思自己,这样才是最高级的学习方式。
像我现在就是在跟你们分享的过程中整理总结自己的阅读感悟。
比观点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允许自己犯错,才能不断成长。
而且还能收获一批粉丝,这是一件能让你成就感满满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这次的分享。
用杨绛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吧: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