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女士所写的《洗澡》和《洗澡之后》其实从某几个角度来看和她丈夫钱钟书先生所写的《围城》有太多异曲同工之妙!
《围城》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和宿命寓言的戏剧化小说。方鸿渐就像大多数丑陋而可怜的当代知识分子那样,他的“死”是那样的带有戏剧性。而对于他那类人,活着只是一种生命的形式,而没能脱离“死”的本质。让人不禁感到可叹!可悲!可怜!可怕!
他的一生就像只可怜的无头苍蝇,撞进去又冲出来,冲出来又撞进去,最终闯进了死胡同,永远的困在了“围城”的混沌之中……他的生活如此,事业如此,婚姻亦是如此!
生活本就是“围城”,而这三部小说更是以生活为根本,让读者走进一个讲求生活之美的文学世界。“城里的人想要逃出来,城外的人想要冲进去,生活如此,婚姻如此,人世间所追求之执着亦如此……”如同“太极”的转换,将困在其中的人们玩弄于股掌。但只要明白其中道理,那么跳出来亦如跳进去那般简单!
《洗澡之后》中,姚宓之于许彦成也如这般。小说的结尾处姚宓终于能够如愿嫁给许彦成,但婚礼上却没再露出笑容。因为她知道,等待她的是“围城”的漩涡,她的内心正进退两难,不知所措,而小说在此时也敲响了尾钟……对于《洗澡》而言,《洗澡之后》是一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续作,但这部续作却将前作结尾处许彦成和姚宓两人纯洁神圣而又模棱两可的友情推入了更贴合生活还原本真的婚姻殿堂……
《洗澡》中虽然许彦成最终没能背叛他的妻子杜丽淋而和真爱姚宓在一起,但也保全了他和姚宓纯洁友情中透出的神圣与美妙,更营造了美好的结局。但不得不说这样亦失去了人性中的根本面目以及婚姻之外的“围城效应”。杨绛先生定是知道的,因此才在续作中利用婚姻来抹去两人间的那层神秘与神圣,将他们送进婚姻的“围城”,而这才是一切的真面目。虽然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更像是另一个悲剧的开端……
从晚年杨绛女士对于作品结局的改写,除了还原一个生活的本真之外,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对逝去丈夫钱钟书先生的无限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