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和孩子的正确沟通
【听书笔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阿黛尔·法伯
【字数】1030
【内容】
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场景:
放学前,已经做好了打算,今天一定不要发飙。
放学后,接到了孩子,两人有说有笑,一切正常。
开始写作业了,看着他磨磨唧唧,磨磨蹭蹭,有些不悦,但也还好。
终于开始写了,不断纠正者坐姿,纠正着笔顺,纠正着错误,不满的情绪开始堆积……
最后,看见昨天才改的错字,今天又在错了。看见老师传来的试卷和反馈的问题。看到他大半个小时过去,作业才做那么一点点……
终于,火山开始爆发……!!!
事后又后悔,又再一次发誓,心里想,绝对不能在这样了……!这种事,几乎每天上演,周而复始。
没错,这就是我的日常。就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但却一犯再犯。
今天刻意来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这本书的重点,就是讲:"家长如何正确地和孩子沟通的"。
我的孩子目前尚且低幼龄,如果不解决好,到了青春期,恐怕会更没有办法。
全书分成三个部分:
001 理解孩子
简单的说,
1、就是能够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1)让他能说出感受,而且不简单否定;
(2)用“回应感受”代替提问和建议
(3)全神贯注聆听
2、帮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1)通过家长自己的故事,把孩子带入角色,得到释放。
(2)帮孩子说出他自己的感受,让他得到正面的评价。
002 鼓励孩子
学会赞赏孩子。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鼓励孩子自立。
语言上有三个技巧:
1、描述你所看到的、听到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进行归纳。
003 具体的方法
1、放弃原有的错误方法,包括:挖苦、说教、威胁。
2、代替技巧:请求孩子帮忙;对事不对人表达不同立场;表明自己的期望;告诉孩子如何弥补过失;采取必要行动;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后果。
小结一下书中讲到的方法:
尊重、聆听和感受——改变大人的角色。大人把自己从说教者变成聆听者。大人要把自己带入进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的想法;通过讲自己的故事,间接地帮孩子释放情绪。
鼓励自立——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鼓励他们的尝试。
经常性地赞赏和激励——描述看到的,讲述感受的,用简洁的词汇归纳、总结与赞赏。
代替惩罚——不是完全没有惩罚,而是多把上面的方法和技巧来代替惩罚。通常惩罚的作用是:简单+粗暴+立杆见影=但没有持久性。(比如我辅导作业时的叱责),通过上述的沟通,建立正确的的疏导和心理建设,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最后,樊登老师建议道: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善于与孩子沟通的人,家庭的氛围就是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提升能力而建设的。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点击下方图片中的链接,可以听本书,后面的测试题,更值得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