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干脆小名这篇关于阅读技艺的思考也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一下。
1.碎片统计式阅读
曾经我发现自己的一个现象:如果一本书草草读了10页左右,不感兴趣了,过几天重新拿起来看,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说服自己去看,而如果不看的话,心里又一直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存在,会非常痛苦。
后来想到一个好办法:
"每次读一本书,即使不感兴趣,统计剩下的内容会构成几个碎片,1个碎片一般半小时到1小时读完."
补充下: 碎片的划分依据,根据第1个碎片的阅读时间确定
如果下次继续阅读,累计达3个碎片,你仍不感兴趣,可以直接放弃这本书
并直接在豆瓣里把这本书标记为已读。
相关例子:微博里收藏的视频和文字怎么处理?
实际操作可以这样,先看一下今天临睡前还有几个小时,对应可以处理几个碎片,然后再从收藏的库存里选几个碎片阅读消化掉
2. 如何阅读社交网站上的优质宝藏?
我发现在互联网时代,很多纸质阅读的习惯还是带上了。
比如,我们在微博人关注一个人,我们基本只会注意他最近的更新内容
而不会去看他以前发过的优质历史内容(除了个别女孩子好奇心比较重的)
我记得以前报亭阿姨常说的一句话是:小说杂志没看过的都是新的。
我自己有一个星期五检查清单(Friday check list)是关注每周各种媒体的内容有无更新,但问题是,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历史内容。
所以什么时候看历史内容呢?一个可行办法是,专门在空档期或是突然闲下来的大块时间里或是每晚的2小时有意识的集中看。
3. 必须区分空闲阅读和深度阅读
这个我已经在dropbox网盘的文件夹实践了,分为深度阅读和3天浅层阅读
以前总会出现阅读不停止的状态:
读了10页读不下去了,但是已经投入的时间想追回来,像赌博一样希望下一行有深刻的东西出现。
区分了这两种阅读后,空闲阅读类别的书可以先存后读(碎片时间消磨读),或者觉得无趣读1小时就停止。
这算是对碎片统计式阅读方法的一个补充t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