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功能对比
EL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
Elasticsearch:是核心的存储和搜索引擎。它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日志数据,通过倒排索引机制实现高效的搜索和聚合。例如,当需要查询特定时间段内某个应用程序产生的错误日志数量时,Elasticsearch 能够快速返回结果。其数据存储以索引(Index)为单位,每个索引类似于数据库中的表,存储着相关的日志文档(Document)。
Logstash:作为数据收集和预处理工具,功能强大。它支持多种输入插件,如从文件(可以是本地文件系统中的各种日志文件)、数据库(如通过 JDBC 插件从关系型数据库收集日志)、网络协议(如 UDP、TCP)等多种来源收集日志。在数据处理方面,Logstash 拥有丰富的过滤器,如 grok 过滤器通过正则表达式解析日志格式,提取关键信息;date 过滤器用于转换日期格式等。例如,对于一条包含复杂格式日期和 IP 地址的日志,Logstash 可以提取 IP 地址并将日期转换为标准格式后再发送给 Elasticsearch。
Kibana:是可视化的前端工具。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在 Kibana 中创建各种可视化图表,如柱状图展示不同服务器的日志流量,折线图体现日志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还可以通过仪表盘将多个相关图表组合在一起。同时,它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方便用户根据关键词、时间范围、字段值等条件搜索日志。
EFKK(Elasticsearch、Filebeat、Kafka、Kibana )体系
Elasticsearch 和 Kibana:功能与 ELK 体系中的相同,Elasticsearch 负责存储和索引,Kibana 负责可视化和查询。
Filebeat:是一个轻量级的日志采集器。它专注于从文件系统中收集日志文件,特别适用于大量的小文件或者日志文件更新频繁的场景。例如,在一个服务器集群中,Filebeat 可以高效地收集各个服务器上的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文件,并且占用资源较少。它会将收集到的日志发送到指定的输出端,如 Elasticsearch 或者 Kafka。
Kafka:是一个分布式的消息队列。在这个体系中,它主要用于缓冲和传递日志数据。当 Filebeat 收集到大量日志时,可以先将日志发送到 Kafka,Kafka 会暂时存储这些日志,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如消费者的消费速度)将日志数据发送到 Elasticsearch。这样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避免在日志收集高峰期大量日志直接冲击 Elasticsearch,导致性能问题。
数据收集流程对比
ELK:Logstash 从各种数据源收集日志,经过自身的过滤和预处理后,直接将数据发送到 Elasticsearch 进行存储和索引。整个流程相对直接,Logstash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都在这一个组件中完成。
EFKK:Filebeat 从文件系统收集日志,然后将日志发送到 Kafka。Kafka 作为中间的消息队列,对日志进行缓存和分发。最后,日志从 Kafka 发送到 Elasticsearch 进行存储。这个流程相对复杂,但通过 Kafka 的缓冲,可以更好地应对高并发的日志收集场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性能和资源占用对比ELK:Logstash 由于要承担复杂的数据收集和处理任务,相对来说资源消耗较大。在大规模日志收集场景下,如果配置不当,可能会成为性能瓶颈。不过,如果对数据预处理要求较高,Logstash 的强大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需求。
EFKK:Filebeat 是轻量级的,资源占用少,适合在大量服务器或者设备上部署用于日志收集。Kafka 虽然本身也需要一定的资源来运行,但它的分布式架构和高效的消息传递机制可以有效处理大量日志。整体而言,这个体系在性能和资源利用上更具灵活性,特别是在应对高流量、高并发的日志场景时优势明显。
适用场景对比
ELK:适用于对日志数据预处理要求复杂的场景,如需要从多种数据源收集日志,并且要对日志进行深度清洗、格式转换、关联多个数据源的信息等操作。
在企业内部的传统数据中心,对于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多种类型日志进行集中收集和分析,并且希望通过一个工具(Logstash)实现大部分的数据预处理工作的场景。EFKK:非常适合大规模、分布式的日志收集场景,如在云计算环境、容器集群(如 Kubernetes)中,有大量的服务器或者容器产生日志,需要高效、稳定的收集和存储。
当日志产生具有突发性或者高并发的特点时,通过 Kafka 的缓冲可以确保日志收集和存储的流畅性,例如电商平台在促销活动期间,大量用户访问产生的日志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