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只要一提到借钱这事,不管是对于借出方还是借入方,估计都是一肚子的不愉快。
首先我们模拟下双方内心场景。
站在借入方角度:我们这么铁的关系,我有事问你借一万你却只肯借三千,而且才过一个月就催着要我还。这不出状况了嘛,缓一缓又能咋地,又不是不换给你,三千又不是三万催催成这样我也是醉了。这人小气不可深交。
站在借出方角度:我肯借你三千已经够意思了,不感谢我就算了居然还觉得少,觉得少不要借啊。而且说好的一个月就还这都过一个月了咋还没动静,连个话也没有。真是不讲信用,此人不可再交往。
这就是借钱毁掉一段关系最典型的例子。而且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举不胜举。
双方都很受伤,都觉得对方做的不妥,这个借钱的过程一定出了什么问题。
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为剖析这个案例,我先举个真实正面的例子。
甲为了买房好方便孩子上学但钱又不够,就去问朋友借钱。要借十万。当时甲收入很低,他觉得要还上这个钱特别不容易可能需要很多年,于是跟那个朋友讲清楚了自己现在的情况和未来的预期收入。最后约定五年还钱期限。至于借不借甲让这个朋友自己考虑,不借他能理解,借就很感谢。五年真是很长啊,好在最终还是借了。后续是甲第二年就还清了。
这个例子中甲在借钱之前就跟对方讲清楚自己借钱的动机,未来还款的能力和约定还款时间。而且还款时间设定的很长以确保自己能按时履约。最后给对方自由选择借或者不借,而且这种选择不带任何道德绑架。
再举个反面的例子。
A问B借了一千,约定月底还。结果月底没还上,A解释说本来发工资了肯定能还上,谁知道工资出问题了就没还上。B觉得说好月底还你又找理由真是不像话。
结果两个人为了一千块钱闹掰。
反观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我们不难总结出关于借钱的几个原则:
1.明确告知对方借钱的动机并告知对方自己的还款能力。
2.将可能造成无法履约的因素告知对方,方便对方评估此事风险。
3.约定还款时间,并告诫自己不论自己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能影响履约。
4.借入方要给借出方基于自由的选择权,即借不借他说了算并且没什么道义压力,不做道德绑架。
5.借入方不能将各种导致不能还款的风险转嫁给对方。
最后一点及其重要,约定月底还款,就不能把工资没发,生意进展不顺等等外在因素来当成不还款的理由。即无条件按时还款。
按上面几条原则去做我想借钱伤感情的事很有很大改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