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未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个朋友之间忠诚而又悲怆的误会。
说这话的是王导,办这个事儿的叫王敦,而伯仁是周顗,字伯仁。
王导、王敦、周顗都是东晋门阀士族的代表人物,不过王导、王敦是外地的门阀士族,周顗是本地门阀士族。
王导和王敦是堂兄弟,王导和周顗是好朋友,王敦和周顗有亲戚关系。
三人也都地位显赫,东晋可以说就是在王导、王敦一手支持下创立起来的,所以才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王就是指王家,马是指司马家。
正因为王家功高盖主,所以王家权利很大,王导主内政,王敦统领军务,晋元帝甚至不敢把王导当大臣看,可见当时王家的地位。
再说明白点,王导在京都,皇帝身边,王敦在外出差,调遣军队。
两个家族也都支持司马睿(晋元帝),本来这样下去,小日子倒也和和美美,皆大欢喜。
但是一个王朝,其实就是大公司,打天下的时候是好几个人,董事长却只是一个人,而当董事长的那个人偏偏是功劳最小的那个!
所以时间久了,王家势力越来越大,王敦也越来越嚣张跋扈。
所以矛盾就来了,共天下是有一个度的,超过这个度,晋元帝就受不了了。
受不了就要采取措施,打压王氏的权力,晋元帝就提拔了刘隗,刁协成为自己的心腹,同时削弱王家的权力。
王导心机深沉,什么也没说,但是王敦就受不了了。
凭什么?你能安排心腹,难道我不能?王敦也安排了两个人,一个叫沈充,一个叫钱凤,两个人担任参军,二人都知道王敦的心思,自然是极力促和,说难听点,叫狼狈为奸,谁好听点,叫志同道合。
王敦还举荐沈充担任一个重要的职务,湘州刺史,这个职位现在是甘卓担任,这个人不是王敦的人,但是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如果王敦起兵,湘州刺史可能会抄他的后路。
他明白这件事,晋元帝也明白,所以他派谯王司马氶去湘州整备军务,但是谯王司马氶也说了,湘州那地方太穷,如果想起大作用,必须是三年以后,意思就是如果王敦现在要反,湘州不会起什么作用。
由于王敦的原因,朝中都知道王敦要干什么,所以晋元帝对王导也越来越冷淡。御史中丞周崇替王导说话,认为王导并没有什么私心,是大功臣,现在有人说闲话,就把旧臣放逐是不应该的,晋元帝一想,也在理,就保持了王导的官位。
公元322年,王敦终于起兵叛乱,起兵的理由不是赶元帝下台,而是清君侧,清的是刘隗、戴渊和刁协,这些人都是晋元帝提拔的,反对他们不就是反对晋元帝吗?
王敦起兵,让一个人特别难受,那就是王导。王导在朝廷做官,每天和刘隗、戴渊、刁协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虽然对他们也不感冒,但好歹同朝为官,王敦反了,刘隗、刁协等人自然不会放过王导,要求元帝把王家灭族,但是元帝和王家的关系利益纠葛,更加错综复杂,就没有答应。
虽然没有答应,但是不代表以后不会改变主意,所以王导就带着王家二十多个宗族子弟,每天早晨等在朝廷外请罪。
周顗入朝,王导希望周顗为自己多说些好话。周顗这个人很傲气,他心里明明答应了王导,但是表面却像没听见一样。
周顗见了晋元帝,竭力为王导说好话,称赞王导的功绩,晋元帝采纳了周顗的意见。周顗高兴啊,这个人一高兴就要喝酒,一喝酒就贪杯,一贪杯就喝醉。等他摇摇晃晃从皇宫里走出来,王导一干人还在门外等着呢!
周顗也不告诉王导结果,也不知道周顗是怎么想的,反而吓唬王导说,今年把叛贼都杀掉,可以获得斗大的金印,挂在臂弯,然后回来呢,就又上奏,说明王导是冤枉的,可王导不知道啊!对周顗恨之入骨。
这时守卫西晋都城的部队战斗力极差,基本没怎么抵抗就被王敦打到了京城。
王敦到了京城连晋元帝也不见,只是纵兵劫掠,晋元帝派使者告诉王敦,如果你还是朝廷的人,现在就罢兵,如果不听,我就回琅琊,你们另请高明,王敦这才罢手。
但是王敦肯定要报仇,刁协逃跑途中被杀,刘隗逃到了后赵,剩下戴渊和周顗不愿逃亡。
王敦的参军吕猗,和戴渊有过节,就说二人坏话,说二人名望太高,留着就是后患,让王敦杀掉二人。
王敦征求王导的意见,连问三次,第一次问王导,让戴渊周顗升任三公怎么样,王导不吭声。第二次问王导,不升任三公,让他们当仆射或者令怎么样,王导不吭声。第三次,如果这样也不行,那就只能杀掉了,王导还是不吭声!
你品,仔细品!
王敦将戴渊和周顗抓捕。谢鲲和王敦的参军王峤都劝王敦,戴渊和周顗是济世之才不能杀,王敦心意已决,在石头城南门外杀害了戴渊和周顗。
侍中王彬也是王家族人,知道周顗被杀,先是哭悼周顗,然后痛骂王敦残害忠良,祸国殃民,王敦大怒,威胁要杀王彬。王导让王彬向王敦谢罪,王彬宁死不跪。
王导这时也觉着周顗不是那种出卖朋友的人,一查中书省的档案,发现了周顗救自己的奏章,一时间痛悔惭愧,说出了“我未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