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的文章《你们用焦虑养出来的娃,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心情沉重,反思颇多。
文章一开头用两个数字引人反思: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
这些从全国高考战场中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被国人认为“天之骄子”的名牌大学生,为什么会厌学甚至想放弃自己的生命?这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物质越来越丰富,为什么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乏和苍白?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到底出什么问题了?
我有幸跟随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刘珅宏导师学习家庭教育近三年,用导师“智慧父母”课程中一些理念来诠释这些问题的根源就觉得很简单明了。假如把人生比作一颗大树,家庭教育是树根,学校教育是树干,社会教育是树枝,只有树根扎得深厚,这颗生命之树才能长成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家庭教育出问题,孩子肯定出问题。导师倡导的家庭教育是根的教育,正本清源,从家庭教育抓起,孩子才有救。
文章中提到:作为父母,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哪里?我们有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和陪伴?当我们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挣钱上,没有给孩子最好的东西——陪伴和爱,这时候孩子不出问题才怪。真爱是陪伴,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为挣钱忽略了对孩子的亲情陪伴和心灵成长,只关注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以为学习成绩好,考上名牌大学就是好孩子,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父母就有面子。
看看文章中列举的几个案例:
1.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2.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
3.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得“空心病”的“巨婴”是谁造就的?可能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师,父母的责任当然是最大的。作为父母个人来说,不能要求学校应该怎样做,不能改变老师的一些做法,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导师的课程反复强调“爱的真谛是完善自我”。父母不改变,孩子的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真爱是尊重,每个父母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会失去自我?从小有给过孩子尊重吗?选兴趣班是父母选还是孩子选?考名牌大学是父母意愿还是孩子意愿?从小到大,父母为孩子包办代替了多少事情?难道不是父母的包办代替让孩子失去自我吗?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得到尊重,他长大后还会觉得是为别人活着吗?
这些得“空心病”的大学生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这就是言传身教的意义所在!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去做值得学生和孩子尊重的人,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榜样。
导师课堂上经常强调的另一个观点“人是为爱而活着”,《弟子规》中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当一个人内心充满爱时,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生活、学习、工作都会很积极主动,“不须扬鞭自奋蹄”。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从我出生到现在都是生活在爱的海洋中:在家里有父母和亲人爱着,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爱着,在单位有领导、同事、学生爱着,在社会有朋友爱着,走到哪都有人爱着我。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家庭也比较贫穷,即使现在生活在河源市区,生活也不算富裕,但我觉得自己的精神生活一直都很富足,因为从来都不缺爱。是真爱让我觉得生活非常充实,学习非常惬意,工作非常快乐,教书育人工作非常有意义,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所以,我脑海里充溢的是如何学到更多的智慧,放大自己的格局,感恩所有爱过和不爱我的人,回报养育我的父母及所有亲朋好友,回报护佑我们的伟大祖国!反之,当一个人缺爱时就会感到空虚无聊,十分缺爱时就会走上自杀的绝路。可能令人很难理解:这些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天之骄子”会缺爱吗?表面上看不缺爱,而实际上是缺爱的,因为他们接受到的假爱多,真爱少。所以,父母要给予孩子真爱而不是优越的物质条件,老师同样要给予学生真爱,还要给予学生智慧而不仅仅是分数。
让我们一起走在家庭教育的正确道路上,为孩子创造美好人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