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日本“经营之圣”,是第一位将经营与哲学结合起来的企业家。他提出的“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条件。”所以,不管是不是经营者,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他的《六项精进》一书。
怀着虔诚的心,我打开了面前这本浅绿色的书。
稻盛和夫提出的“六项精进”分别是: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要每天反省
四、活着,就要感谢
五、积善行,思利他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我这人记东西喜欢总结,我把它总结为六个字:勤、谦、省、谢、善、抛。
“勤”是指的勤奋。稻盛和夫说:
“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经营诀窍”。
如果把道理移植到人生中来,那就是:
“除了拼命工作之外 ,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成功诀窍。”
成功的人,从来都是拼命的人。有朋友曾花四个小时手抄《明朝那些事儿》里徐霞客的一章内容,也是最后一章因,因为她实在太喜欢。当年明月想借此表达人生就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我看到的,却是徐霞客那种拼命的精神。为了探究名山大川,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没有官府相助的平民,全靠一己之力,攀高山,下陡坡,吃野果,饮山泉,宿野地,战野兽……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才诞生了《徐霞客游记》这部伟大的作品。
当然,现今的人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聪明的人们在健康和勤奋之间寻求着平衡。那种用身体健康来换取事业的成功路径,越来越不被推崇。
稻盛和夫还谈到,“全力投入工作就会产生创意”。他把自己发明的灵感归咎为“上帝”,
“真挚、认真、不懈地努力,走投无路也不言放弃。上帝看到我这么努力,这么执着,便不嫌我愚笨,慷慨赐予我新的智慧、新的灵感、新的启示。”
前几年大火的《秘密》一书,以及我曾经看过的《潜意识的力量》一书,都谈到了稻盛和夫所说的“上帝”显灵般的神奇。其实,这种神奇就是潜意识的力量。当你满脑子都想一件事情的时候,意识就会从表层深入到潜意识,不知不觉间与“宇宙”产生同频,吸引你想要的东西,这也是现今流行的“吸引力法则”,名目不同,实质一样。
“谦”就是谦虚。稻盛和夫非常推崇中国的“惟谦受福”。在我拿到的这本书里,在“六项精进”中谦似乎占的分量很小,但后面却用整整一章的内容来谈谦虚。除了老生常谈的“谦虚使人进步”、“满招损、谦受益”之外,稻盛和夫还指出:人一旦傲慢必定灭亡,从个人的谦虚上升到了人类需要对自然抱有知足、谦逊的态度:
“历史上凡是失却谦虚的文明,全部灭亡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类觉得自己的一切理想都能实现。”
“与其说是我们活着,不如说是自然让我们活着。”
是的,自然为了惩罚人类,给我们带来了地震、大风、海啸、雾霾。然而,自私的人类妄图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现在看来多么可笑!努力了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人类到现在都不能准确预报各种自然灾害,甚至连普通的天气预报都存在不小的误差,谈什么“人定胜天”!
稻盛和夫还由此联想到,国家的存在带来了人类的傲慢,“国益”即“以国家为单位的私利”,各国为争夺自国的私利而陷入傲慢”。放眼地球,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就有纷争,说到底是人类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如果人人都像稻盛和夫先生主张的那样,抱有“利他之心”,考虑别人的利益,那我们这个蓝色星球就会真如它的颜色那样美好。
“省”指的是自省。现在流行“复盘”,选择合适的时机,对自己过去的生活进行盘点,总结得失,有错则改,及时调整,这与稻盛和夫先生提倡的“每天反省”实在是异曲同工。书中,稻盛和夫借用诗句来比喻反省的重要:人的心灵是一个庭园,如若理智耕耘,将会开出美丽的花;如若旅途荒芜,将会长出茂盛杂草。
他还借用泰戈尔的诗,来说明如何用自省这一武器来战胜每个人心灵中的“自我”,放飞“真我”,磨练自己的尽数,磨炼自己的意志,从而取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比喻非常生动恰当,以致于我合上书,似乎就看到了一座等待耕耘的庭园,看到自己内心中两个打架的小人。
“谢”就是感恩。感谢周围的一切,“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我们都要表示感谢,这是最优先、最重要的”。感谢、感恩的话题我们说得太多了,就不赘述了。
“善”即是做善事。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印象深刻。一个富人想帮助非洲背咖啡的儿童,想通过呼吁国际社会不让非洲使用童工来解决。有人劝他:“你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反而会使他们生活得更悲惨。”富人很奇怪,那人又说:“不使用童工的话,童工家庭就没有生活来源,他们只能去恳请雇主,雇主就会用更低的工钱来雇佣他们。所以,你不是帮他们,而是在害他们。”富人感叹:“要做好事太难了!”
稻盛和夫在书中也讲到了这个观点,做好事很难,不能做老好人。
“在需要作出判断的时候,不能感情用事,判断的基准是‘大善’还是‘小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有人赌博,向你借钱,你借给他,自认为在行善,殊不知其实是在帮他陷入泥淖不能自拔。这样的善,是‘小善’,不值得提倡。
“孩子可爱也要让他经风雨、见世面“,这种对孩子的”大善”近乎无情。
经常看到日本孩子冬天光着腿,想来这也是锻炼孩子经风雨的“大善”吧。
“抛”指的是抛开过往。过去之事不可追,既然已经发生,就应该在“反省之后,把过去的失败坚决忘掉,将精力投进新的工作”。
同样是日本人,有川真由美在《极简生活》里谈到相同的观点:极简身心,定期释放感情,扫除不良情绪。
虽然表达不同,但意思都一样:放下过去的包袱,轻装上阵,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总而言之,这本书值得一品再品。我想有空的时候,把它录下来,放给自己一听再听,毕竟这是一个人50年工作生活经验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