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联动朋友:大家好!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在这充满活力和力量的夏季,在新课程标准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全面实施之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你我他再次相聚电脑屏前,探讨关于教育的话题,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记得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散文,题目为《过有选择的生活》。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信息量铺天盖地,社会对人的要求和为人提供的机会也眉目繁多。我们联动人选择在每周四的晚八时,坐在电脑前,隔屏和大家自由、轻松、头脑风暴式的海谈教育之思和教育之美,何其惬意?
教育的样子很多,有些教育将教师变得焦虑、忐忑甚至抑郁,有些教育让学生变得“亚历山大”,劳心伤身,如何让教育回归本源,如何让教育拥有宁静一个人灵魂的效用,都值得我们思忖。
今天,我们探讨如何让名师工作室真正实现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群内的同仁,已经有不少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已经带领自己的团队走过了一段工作室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有些同仁是工作室成员,加入了名师工作室的团队,经历过工作室的运行模式和发展之路;有些是正希望加入名师工作室的,不管那种情况,大家站在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角度,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站在你所在的角色位置上,谈谈你们的工作室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哪些工作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哪 些工作可有可无?哪些工作最好不要开展?
2.如果你是主持人或是工作室成员,你希望工作室做哪些工作,开展哪些活动有意义和价值?
3.如何借助“互联网+工作室”,提高工作室的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如何定位工作室工作目标至关重要。
从我的工作室开展情况而言,我觉得主持人在定位工作室工作目标时,一定要准、小、实。虽然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相比较而言,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综合能力的优越性,但也不可能是多面手。故主持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和能力,为工作室成员提供帮助和引领。就拿我工作室而言,我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班主任科学艺术的管理班级,并能在班级活动中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活跃度的增强,引导大家养成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将班级管理中学生、教师、家长、师生、家校之间的故事,及时进行捕捉并记录下来,在记录中捕捉,在梳理中反思,在积累中沉淀,在反思中提高,循序渐进改变带班理念,形成带班风格,达到科学艺术育人的目的。
二、工作室活动如何开展更高效便利。
从时下教师的实际工作而言,“忙”字成为几乎所有爱岗敬业教师工作的常态。要有节奏、持续开展工作室的活动,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多开展线上活动,少开展线下活动。线上活动借助方便快捷的网络条件,可以通过腾讯会议、工作室QQ群或微信群进行专题讲座、读书分享、问题研讨或咨询等,线下活动要少,而且要精,要精设计,精安排,要与县教育体育局研训中心活动、校本教研紧密结合,借力发力,做到能整合就整合,能依托就依托,避免重复活动。让工作室的活动务实开展,但不能额外增加工作室成员的负担。我们工作室三年来在线上开展活动二十余场,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参与,大大减轻了成员来回跑、参与不方便的负担。
三、教育阅读与写作是走向名师的必备法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更多的我认为是专业阅读,没有持续、跟进的专业阅读,就没有教师思想认知的及时更新和思维创新,就缺乏教育理论的不断指导;但只学,不思考,也会缺乏进取的动力。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只有写作,才能对教育生活进行深度的反刍,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粗糙走向精致,从工作走向信念。建议教师挤时间捧起书本,让文字浸润心灵;挤时间打开回忆,记录教育生活的闪光瞬间,让心灵反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