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申辩篇读书报告

本文为苏格拉底申辩篇的读书报告,文章以背景、概论、简述及个人体悟的顺序书写,旨在对苏格拉底申辩篇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其中的主要思想,并表述笔者的对原文的思想的理解和个人体悟,以及结合文本和思想表达对于当下社会和世界的一些浅思。

一、背景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敬原有的神且制造新神和毒害青年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本篇为柏拉图对话集中苏格拉底的申辩篇,记录了苏格拉底对自己无罪的辩护及申辩失败被判处死刑后的一段自我陈述及相关对话。

二、概论

《申辩篇》按照审理步骤分成三个部分。按照古希腊的审判程序,原告和被告在审判前各有一段陈词,第一部分就是苏格拉底的陈词。苏格拉底的申辩结束后,审判进入第一轮投票,由于苏格拉底的认错态度不够诚恳,甚至有些“狂妄”。所以投票结果是281:220,以61票的微弱优势判处苏格拉底有罪。接下来,开始量刑,原告建议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不过苏格拉底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他可以选择无期徒刑、罚款或者流放。苏格拉底对其进行一一否决。结果是:投他死刑的票数从281票涨到了361票。经过苏格拉底的一番自我辩护,他毫无悬念地坐实了自己的死刑,而第三部分即是苏格拉底的一段自诉。

三、简述

本段按文本所列的三个部分进行分点论述。

(1)苏格拉底的申辩集中于第一部分,在第一部分,苏格拉底将诬陷自己的人分为两类,即:新近提出控诉的和很久以前肆意攻击的。

①苏格拉底首先对后者进行申辩,并将他们的诬告理由总结为:“苏格拉底很不正派,整天忙忙碌碌,钻研天上地下的各种事情,把没理的说成是有理的,并把这些教给别人”。对此,苏格拉底首先表明,自己是从来不研究“那一类知识”(自然知识)的,故而那些所谓的传闻统统都是子虚乌有的,其次,苏格拉底表明自己和那些智者是不同的,自己从未敛财,也从未教授过智者们教授的那些东西,事实上他对于那些东西一点儿也不懂。其次,苏格拉底对自己遭受的这些非难的根源进行了探讨。苏格拉底的答案是——因为他具有的某种智慧——属于人的智慧,以区别于所谓的智者的智慧。在这里苏格拉底描述了一个经典的故事,即苏格拉底的好友凯瑞奉向神道求签并询问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的人,结果是没有。苏格拉底由此访问考察了许多有智慧名声的人,以及那些政界的人、诗人以及手艺人,结果发现他们仅仅是自以为有智慧的人,而实际上一无所知,而自己的的优点仅仅在于自己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的不知之知。苏格拉底自认自己是接受了神的旨意,而那个答案真正的内涵在苏格拉底看来是“人的智慧价值不大,甚至毫无价值”,而只有神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②其次是苏格拉底对前者的诬告进行的申辩,其理由苏格拉底总结是:“苏格拉底作恶多端,因为他毒害青年,不信本邦的神灵,另奉新的灵机。”通过一系列的对话,苏格拉底首先对毒害青年的控告进行了申辩,其理由大致是:因为坏人随时随地都对同他接近的人不利,而好人永远对人有利这是一个真的论述;又因为,无人宁愿受害;所以:要么自己没有毒害青年,因为自己如果把人教坏了也会有从其那里收到危害的风险;要么自己无意毒害青年。而若是前者,则控告不成立;若是后者,那罪不至此,甚至于被控告被判处死刑。关于渎神和另立新神的控告,苏格拉底同样以一些列的对话进行申辩,其理由大致如下:因为没有人相信有灵机的事情,却不相信有灵机;又因为灵机是神灵或神灵的孩子。所以控告不成立。而为什么自己会收到这样的控告,苏格拉底的答案是:因为众人的偏见和嫉妒。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研习哲学并考察他人,是源自神灵赋予的岗位,他应该坚守,哪怕直面死亡。而事实上,人们之所以惧怕死亡,在苏格拉底看来,是一种以无知为知的愚蠢,死后的事情是自己所不知道的,而以这样的不知为一种知识、一种智慧,并因此害怕死亡,是“最糟糕的无知”,而自己(苏格拉底)要服从神灵胜过那些人,“我行我素,虽百死而不悔”。

③此外,苏格拉底秉持神灵不许坏人害好人的信念,认为不义杀人,那些人只会受到更大的损伤。在这里,苏格拉底自比牛虻,所行之事是神灵给予每个人的恩典,自己是神灵恩赐给城邦的,每日奔走,所为的是他们的利益。且自己并不从政,是因为“一个人如果真正想为正义而斗争,又不想活一个短暂的时期,那就只能当一个平头老百姓,决不能做官。”苏格拉底并未卑躬屈膝,卖惨求生,他认为,撇开自己是否怕死的问题,是为了自己的荣誉,在场人员的荣誉,以及整个城邦的荣誉。且通过哀求和卖惨求生本身也是不正当的,此种行径是在迫使他们背弃对神灵的誓言,也是自己不信神灵的体现,而这一切,都是苏格拉底所不能接受的。

(2)现在苏格拉底除了死亡之外还有三个选择,即:无期徒刑、罚款和流放。对苏格拉底而言,自己禀受神灵的旨意,就应当游走于城邦之中,对他们进行考察,不论是无期徒刑亦或是流放,都是对神灵的违逆,且流放至外地,他那“我行我素”的行事同样会招致同样的结局,如果在本城邦都不能避免的话,那流放至别的地方也就没有意义了,而至于罚款,苏格拉底明确表明自己没钱,而他也知道,法庭不会将罚款金额定在自己所有的程度,亦或是柏拉图之徒可以担保的程度之内,于是,等待苏格拉底的结局就只有死亡了。在这里,苏格拉底提出了他的著名论述,即:“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3)这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的陈述。主要包含四点内容:其一,对自己遭遇如此诬告并落得如此境地原因的重申,即不够厚颜无耻。其二,是对给他判刑的那些人的预言,大致内容是他们将会受到的惩罚远超他们所加在苏格拉底身上的死刑。其三,是苏格拉底对死亡的考察,透过对死亡的两种状态的考察,说明死亡并非如常人眼中所说的那般可怕,这一切的论述来源于一个底层亦或是最高层的真理,即:“一个好人无论在生时或死后都不会遇到不详,神灵并不忽视他的幸福。”其四,是对他两个儿子的关切,实际上也是对整个城邦公民最后的劝诫,却是显得如此苍白。

四、个人体悟

苏格拉底申辩篇的篇幅并不算长,虽是借柏拉图之手进行描述的,但以苏格拉底的第一视角并采取对话和自述的方式进行推进,处处可见苏格拉底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尽管这在那些法庭上的大多数看来是十分“狂妄”的申辩,却在如此几千年的时光长河之中绽放着它应有光芒。如此,确可以如是说:“一个好人无论在生时或死后都不会遇到不详,神灵并不忽视他的幸福。”

诚然,这一篇文章并不算长,甚至于以如今的眼光和逻辑去看待,亦或者仅仅是从“上帝死了”的角度去看待苏格拉底的申辩,其中的许多自我辩护是并不成立的,亦或者说是牵强的,而这,便造成了我们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惋惜。尽管苏格拉底说着:“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他并不认为自己的死是痛苦的,他只是忠实地履行着神灵赋予的职责,但那些活着的人是否真的遭受了应有的惩罚,在我看来,也就真的只有神灵知道了,毕竟只需我们稍微留心便能发觉,尽管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偏见和妒忌仍然是如此清晰和刺眼,以至于像是深深植根在了那些人的人性中似的。

苏格拉底自喻牛虻,认为自己的职责便是激发、催促和责备城邦的每一个个人,自喻无知,以真正的智慧只有神灵拥有,而自己唯一知道的也仅仅是自己无知这一点,亦即无知之知。私以为,这恰合道家之谓“以无为用”、“无用之用”。《道德经》十七章有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庄子在《人间世》中这样说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此三者概念,实有区别,而今论其同:苏格拉底认为,那些他所考察的人之所以不能算是智慧的人,他们所谓的智慧,仅仅局限于那些社会和器物的表象,前者为政客,后者为手艺人,而便即自以为自己获得了真正的知识,亦或是“道”,殊不知,如此这般没有自知之明,只是妄知,而不知之知,方为真知。道德经中所谓以无为用,实见器之局限,应见其有,也应见其无,而显然在老子的世界中,这个无实为根本的存在。而庄子所论,与老子不可谓没有差别,甚或相去甚远,然与苏格拉底之论,却有几分异曲同工的意味,苏格拉底并不关心自然知识,认为那并不是真正的智慧,而庄子谓世人皆知有用之用,亦是陷于器用而不自知。若知自身亦为这天地万物之一,便是执自用以为智,如此自以为是,恰似山木,终不免于祸。故而在庄子所设想的最高境界之中,个体的自我是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的,然二者虽在终极归宿上的指向实有不同,义理却有相通之处,二人皆见世人碌碌,实往来无所知,所谓“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不外如是,故应:“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而对于苏格拉底,真正的至福也就只有在神灵的恩典之中才得以永恒地实现了。三人立论不同,然皆见器之局限,叹世人执着于意见,确有相通,只是苏格拉底终似孔孟,孔子谓:“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苏格拉底亦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其身死,作为哲学的宣言,不可谓不令人感慨。然庄子所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亦不失为一种大勇,一种智慧。毕竟,以苏格拉底的话来说,生与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如此言语,放置如今之世,稍加深思,亦未尝不令人有所悟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