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如何运作模块化思维呢?其实主要就是两个步骤:简化归类和总结压缩。
不少人问:”平时工作特忙,好不容易挤出点时间看看书,看完之后过一阵子好像什么都记不起来,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看过了像没看一样。”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自己对书中的信息并没有进行归纳整理变成自己知识库的知识。
如果我们不能在看书或者听课的时候,将知识进行压缩,整理,那么阅读的越多,脑子里的信息越零散,遗忘的也就越快。
那么课要怎么听,书要怎么读?才能将学习效率提高,我们可以再回忆一下上面那张拼图,我们边听边读的过程,可以以知识点的形式来进行简化和归类。
对于条目相同或相似的信息要能快速地在脑海中归成一类。同时,排除重复的、次要的信息,为重点知识腾出模块空间。
如果是阅读的话,这里可以使用一个非常实用的小工具——彩色便签纸。在提炼出每章的关键思想后,都会在书页的侧边贴上彩色便签,并将关键信息提炼压缩到上面。
例如:想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就可以在便签上写下文章的结构,类似于“问题-必要性-解决方案”;想记录下来书的核心要点,可以在旁边写下关键词和概要;想在看完书后有所应用,可在便签上写下看到某段文字的联想和应用。
下次查找资料的时候,对于不怎么需要细细阅读的畅销书或参考书,就可以直接查阅书中便签,省时,方便。对于需要深入理解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便签纸迅速定位到书中位置。
在听课时,听完一段要点之后,自己对这段信息进行一个口头总结复述,压缩成一个知识点,放到脑海里。如果是开会培训的时候,那么手边的笔记本,便是非常好的总结和记录工具了。
当你熟练地掌握了对信息进行压缩总结之后,你就会明白一目十行的秘密了。
所谓的一目十行,就是凭借熟练程度,能够一边用眼睛扫视,一边简化归类和总结压缩,抓住要点就不会迷失在海量细节中了。
用知识粘合的方法将学习速度推到至高点
想要实现技能学习的杠杆效应 ,我们可以应用知识粘合的技巧来进行学习。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基础概念叫做边际收益,指的是每多拥有一个商品,所增加的收益。
比如,饿的时候,买一个包子吃,这第一个包子带来的幸福感很高, 但再吃第二个,第三个,可能幸福感就没那么高了。在经济的一般规律里,商品给人带来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但是,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却是相反的,即学习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在原有的知识储备上,再多学一个知识点,投入更少,收益更大。
那么,如何让知识获取边际收益最大呢?利用知识粘合效应。
什么叫知识粘合?它指的是,相似的,相近的知识,通过更快地被掌握,形成更大的知识块、知识网。
比如学开车,从驾驶七座以下的驾照,升级到七座以上的驾照,是比小白从零学车要容易多了;学编程,我们有各种语言,比如Java、php、R语言、python等。如果你已经有一门编程语言的基础,再学一门新语言是很容易的;学外语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已经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再学第二门外语也会容易许多。
因为,这些技能,都是在已经掌握的技能基础上,做相近的粘合,所以学习的速度会非常快。
我们要学会寻找自己原有知识的粘合剂,然后再用现有的粘合点捕捉新的知识,就像小朋友用蜘蛛网去粘蜻蜓一样。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过去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和技能,我们是如何掌握它们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哪些错误的方法和成功的方法,将这些总结出来的时候,我们会慢慢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这些,便是放大你技能获取的边际收益的“粘合剂”。
学习方法有很多,但是最有用的方法是当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有非常大推进作用的才是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模块化处理信息和知识粘合的作用,它会将你的学习效率放大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