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会缩短男性的寿命
(徐 游 整理)
睾丸越大,寿命越短。女人比男人活得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莫非,蛋蛋就是广大男同胞长寿路上最大的阻碍?我们还是来正经地聊一聊雄激素和长寿的关系吧。
(一)
科学家拿老鼠做过实验,他们发现,雌性小白鼠在摘除卵巢(卵巢是主要的雌激素分泌器官)后,寿命会缩短;而雄性小白鼠则在摘除睾丸(雄性激素的主要分泌器官)后,寿命得到了延长。
睾酮是主要的雄激素,它主要和男性的生理特征有关,如嗓音低沉、剃毛浓密、脱发、肌肉质量增加、性器官发育等,而且还和暴力、爱冒险、容易激动等存在联系。科学家认为,雄激素很可能是降低男性平均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1、雌性哺乳动物普遍比雄性哺乳动物长寿,人类也是如此。
2、是否长寿,受到基因、端粒长度、雌激素、雄激素及环境因素等影响。
3、基因对长寿的影响仅为30%,只要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无论男女,都可以更加长寿。
(二)
韩国的宦官
不仅在我国,其实韩国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个叫“宦官”的特殊群体。和我们不同的是,韩国的宦官可以担任高级官职,他们有明确的家谱记录,包括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研究起来非常方便,也比较可信。
2012年,一项研究从1556-1861年期间的类似记录中筛选了81位宦官,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0.0±1.76年;相比之下,具有相同社会地位的男性的平均寿命为50.9-55.6岁,即宦官比普通男性的寿命长14.4-19.1年。
此外,在这81名宦官中,有3人是百岁老人,他们的寿命分别为100、101和109岁。
3/81,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根据15年的全球年龄结构统计,也就是高出全球百岁老人率约60419倍吧……
注意了,研究选择的对照组是“相同社会地位的男性”,因此减少了“宦官更养尊处优”、“宦官享受的医疗条件更好”之类的争议。这项研究可以说一锤定音,证实了睾丸的存在的确会使男性相对短寿。
看来,“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还真有科学依据?
(三)
雄激素影响寿命的机制
为什么造物主如此不公?答案其实就在于蛋蛋中.让男同胞们又爱又恨的雄激素,例如睾丸激素及其更具生物活性的衍生物二氢睾丸激素(DHT)。它们既让雄性的战斗力更强,交配机会更多,但也让雄性死得更早,秃得更快。
1、雄激素使男性表现得更好斗,代价就是更容易死于车祸,更容易因打架斗殴而伤残死亡。
2、雄激素可能具有抑制免疫力的作用。研究发现,雄激素能够抑制体液免疫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免疫功能障碍假说。
3、一项临床研究发现,老年男性补充雄激素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例降低(即脂蛋白比例不健康),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概率高于对照组。
4、雄激素对前列腺的负面影响特别大,到了80岁时,至少75%的男性会伴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严重影响前列腺过渡区的腺体和基质组织[,少数会发展为前列腺癌。
男读者可能会问:听你说了半天雄激素,能不能说点雌激素的坏话让我们开心开心?
——不好意思,雌激素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激素,具有抗氧化、调节胆固醇比例、增强免疫的功能,作用可多了。
实现长命百岁:有种疗法叫雄激素剥夺治疗 (ADT)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治疗,这种疗法也相当于化学阉割。
雄激素在青春期和成年初期具有负面作用,降低了成年后期的健康水平。
因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割蛋要趁早(?)
——————
(四)
长期禁欲反而会让睾酮水平下降
在1-2周内的禁欲,确实可以提高睾酮水平
但禁欲时间一旦超过2-3个月
睾酮水平反而会开始持续下降
甚至会下降至接近儿童的水平
男性睾酮水平从30岁开始下降
很多人认为30岁是男人身体素质的巅峰
事实确实如此,因为到达巅峰就意味着面临衰落,从30岁往后,睾酮水平就会每年下降1%-2%
恢复睾酮水平只需要做好4件事
补锌、补镁、补维生素D、睡好觉
这4个因素对睾酮水平的影响是最大的
与其追求以形补形、吃韭菜、吃玛咖...
都不如先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睡好觉来的靠谱。(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