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35年,满清入关之后的第三位皇帝清世宗即雍正帝驾崩,这位有着强硬作风与铁血政治手腕的皇帝前前后后仅仅在位仅仅十三年就撒手人寰,而他的过早离世与他终年超负荷的工作量有着很大的关系。作为皇帝,在他在位的十三年时间里,没有节假日的存在,大概从早上四五点到晚上的九至十二点都是他的工作时间。据统计在他批阅的奏折中,留下了上千万的字。他在位的时间里没有出过紫禁城并没有像他的父亲和儿子那样没事出去下下江南,去围场打打猎什么的。正因为如此在他逝世之后,为他的儿子——弘历的上台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基础。
首先朝廷的吏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是贪污腐败,康熙晚年国库财政亏空十分严重。雍正继位后雷厉风行,任用田文镜、李卫等人整饬地方,进行钱粮普查中央和地方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普查活动,这样以来使得财政状况大大改善。到了乾隆继位之时清朝国库的存银数量由八百万两膨胀到六千万两,这成为了日后乾隆挥霍的重要经济来源。其次,国家内部形势趋于稳定。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打击,对清朝统治威胁巨大的准噶尔部落已经无力与满清统治者想抗衡。雍正年间经过了平青海叛乱,西北的形势可以说对年轻的乾隆帝来说已经无忧。至于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之战等平叛都是些小打小闹,无法从根本上撼动清朝的统治。别的不提,单单从这两点上来说雍正给了乾隆一个太平稳定的国家。
1736年,雍正帝第四子当时年仅25岁的爱新觉罗弘历继承了大统,其实弘历也没有想到自己能这么早就荣登大宝。他的父亲才仅仅在位十三年,好不容易从九子夺嫡中胜出,结果在自己正能干的时候突然离世,这一点乾隆也是始料不及的。乾隆初年,他和他的祖父、父亲一样,不可避免的要平定西部少数民族的叛乱,但是压力就小了很多。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新疆在乾隆年间正式归属中国,成为了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新疆”一词也是出自乾隆帝的口中。意为“新的疆域”。新疆也就是从此刻称为新疆。之前叫西域后来又叫回部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稳定而正规的称谓。
乾隆本人在治国理政上颇有造诣,但是最大的就是为人好大喜功,喜欢吹捧自己的成就,尤其在他晚年的时候这一点就显得格外突出。他好大喜功的一个重要的不良影响就是亏空了财政,大大损耗了国力。乾隆晚年自诩为“十全老人”为了凑出十大战功,不惜损耗国家财力与番邦小国进行不必要的战争,其实战争的结果并没有那么理想反而大大加重了财政的负担,其实满洲八旗兵的衰落从这里就已经显露出来了,作战能力,与从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饶有趣味的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西方国家此时正在干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大约在十八世纪中叶,也就是1750年前后,此时应当是乾隆十五年左右。到后来的1840年即道光三十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接近一百年。东西方的差距不禁令人毛骨悚然。乾隆三十九年,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乾隆五十四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已经向近代化的方向大步向前,而此时的中国依然有着强烈的古代气息。相信很多人看宫廷剧的时候,很难把宫廷和纺纱机联系起来吧,但是这确实是一个时代的共存物。可能是两千年来封建统治者的通病,乾隆也不例外,盲目自大,乾隆的外交理念只有两个字“进”和“贡”对于依附于清朝的藩属国需要上贡朝廷,同时朝廷也会给予一些所谓的精美物品作为外交的一种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到了1793年即清乾隆58年,英国马戛尔尼使节团来到了中国,这次英国的外交活动目地简单来说就是通商。在那个时代甚至追溯到马可波罗来华时期,对于欧洲都有着“中国热”的情节。马戛尔尼等人也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来到了中国,虽然这次来访,马戛尔尼并没有打成目地,反而闹得很不愉快,但是他发现了帝国衰落的现象。当时的民众并没有盛世的气魄,吃饱仍然是最大的梦想。政府吏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国家军备废弛等一系列表现对于马戛尔尼看来,所谓的盛世只是自欺欺人而已。通商没有成功,但是他对于这个国家有了真正的认识,为后来的侵略埋下了伏笔。有趣的是这次马戛尔尼碰了一鼻子的灰,但是他十三岁大的儿子斯当东却是赚足了风头,成为了中英友好交流大使,乾隆把随身的荷包赠予了他。当然也就是他在几十年后的英国议会中力主对中国使用武力,再议会上请求当局武力入侵中国。
在财政方面,乾隆六下江南表面上是为了视察地方,实际上是为了考察南方汉人民情和游山玩水,美其名而已。据记载,六下江南举止阔绰光是差旅费就高达两千万两白银,不但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还加重了社会的奢靡之风。各级官员为了迎合皇帝,不断盘剥底层群众,贪污之风更加嚣张,吏治更加腐败。到了嘉庆继位的时候清朝国库存银从乾隆初期的六千万两缩水到了一千六百万两,乾隆交给了他的后继之君是一个烂摊子。由于财政的疲软,导致后来的社会积重难返,国家的颓势难以扭转,想要改革也拿不出足够的财力支持。
加之闭关锁国,东西方差距越来越大,乾隆后世之君嘉庆和道光虽然有心重造“盛世”,但是作为封建教育的产物,他们根本无法认识到社会症结的根源。在乾隆时期这些社会问题就早早的显露了出来,东西方的差距也是在乾隆时期拉大的,但是由于君主的盲目自大与挥霍无度,导致了这种危机的大幅度加深,可以说“嘉道中衰”的深层次原因来自于乾隆。乾隆像个富二代一样肆无忌惮的享受着先辈留下来的福利,却给了后代一个大坑,甚至是“无钱可用”。他的孙子道光帝,一生节俭,希望国家恢复元气,但是鸦片一战,打碎了他的所有幻想,国家危机步步加深,不可挽回的走向了深渊。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口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的帝国注定在一场的殊死决斗中被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