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思想:
*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大前提: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 严厉批评赏罚式的教育
*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基本原理:提倡把所有的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反对纵向关系)
*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第一夜
一位哲人主张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一位青年无法接受此种观点,认为随着年龄增长,现实社会越发复杂。对此,哲人认为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大多数人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自然就会变暗。
还提到说人可以改变并且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青年不赞成这种看法,举例说他一位朋友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哲人表示为什么有些人小时候也被虐待但就可以走出去,如此无法改变就说不通了,并表明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这位朋友的目的就是逃避现实,所以制造出不安情绪。
哲人认为追究过去的原因没有意义,就好像感冒了医生告诉说就是因为之前穿少了衣服感冒的,但是不给你开药,这种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会告诉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安慰说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对此,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因为我们并非因为经历中的刺激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但同时并不是说重大经历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影响会很大。但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有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也就是我们给过去赋予什么样的意义。
像你朋友之所以不出门就可能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关注自己,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而出门之后,就没有人能够关注自己,没有人能够重视自己了。
也就是说,我们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之后青年举例说明服务员把他衣服弄脏,这不就是原因论吗?而哲人认为愤怒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而生气是为了震慑住对方使其尊重自己。
这么一想,既然人不受感情支配,因此也就不受过去所支配了。
青年:既然你说人可以改变,那我想要成为活泼开朗遭人喜欢的朋友Y,那样我就能幸福了。
哲人: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上"。
即使你再想变成Y,也不可能变成Y,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器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你想要成为别人,这并不是因为别人多么好,也不是因为你有多差,而是你认为"不幸"对你而言是一种"善"。
然后你说"人的性格或秉性无法改变",而阿德勒心理学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
简单理解为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广义上来说,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好比有人正在为"我的性格是悲观的"而苦恼,可以尝试把他的话换成"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问题不在于自己的性格,而在于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观。性格给人感觉难以改变,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青年:你意思是,我不仅选择了"不幸",就连这种奇怪的性格也是自己选择的。
哲人:是的,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但是现在的你是你自己选择的。
青年:那么如何才能重新选择呢?也不是说现在重新选择,马上就能改变的吧!
哲人:首先,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你把自己说成不幸的人,还说想要马上改变,甚至说想要成为别人,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改变,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在不断的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面对眼前的事情以及结果等都可以根据经验,可谓轻车熟路的状态,可以很好的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未来难以预测,生活会充满不安,也可能会更加痛苦。——也就是说,人们即使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而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有什么样的父母,亲戚,这些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这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你也许会有不满,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好多,羡慕他人。——但是,事情不可以仅止于此,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
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青年: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生活方式呢?
哲人:首先应该要有的是,"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例如:你说"如果能够成为Y那样的人就能够幸福",但像这样活在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因为这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生活方式是自己塑造出来的,而非羡慕出来的。
第二夜
青年:先生,我还是不能同意你的主张,比如,无论如何我都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
哲人:首先,你肯定是有优点的对吧,你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因为"不喜欢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善"。
举个栗子,【一位女学生找我进行心理辅导,说要治好她的脸红恐惧症,害怕见人,希望治好这个病,就能向喜欢的男生表白了】——她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制造出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
你为什么会讨厌自己呢?——太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太害怕被他人讨厌;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状况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如果受到伤害,还可以安慰自己,只是因为自己身上有这种缺点,没有这种缺点也很会讨人喜欢。
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有好处"。
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
因为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念。
青年:你说的太夸张了,皆源于人际关系?
哲人:这样不好理解的话,那我们就换个词,你知道自卑感吗?
青年:我知道啊,我本来就极其自卑,在电视上看到同龄人活跃的姿态,我就会极其自卑,对自己性格、学历以及收入等也是如此。
哲人:明白了,意思就是在与其他人的比较中,觉得自己价值很低。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那么就不会有自卑感。
也就是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主观解释"。【钻石一克拉多少钱、钻石也只是个石块而已】
也就是说,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那么,就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青年:那么,人究竟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
哲人:这需要从头说起,首先,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为了摆脱这种状态,就希望"追求优越性"。
比如,人类科学史上的进步都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
那么就有一些人,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目标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我们应该摒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得到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
青年:我就是自卑感太重了,变得越来越消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哲人:你这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节。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自卑感,但正是因为如此,才值得努力向上。
而自卑情节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借口,比如我因为笨所以就不学习了,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混不好。
青年:但是现实中学历高的人确实更容易获得成功啊。
哲人:问题在于你如何去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如果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的想法,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
简单的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的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休闲娱乐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不满足现状,也还是更愿意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那么,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呢?最健全的就是通过努力和成长,也就是刻意练习……
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节,紧接着发展成优越情节(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是没有勇气通过努力去改变;即使如此,又无法忍受这样的自己,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青年:怎么做呢?
哲人: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青年:那么,既要追求优越性,又不能陷入过多的自卑感,这该怎么做呢?
哲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请你记住: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困扰,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青年:你说的很对,我就是老把别人想成敌人,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阿德勒那么重视人际关系,甚至用"一切"这样的词来形容。
哲人:人际关系是一个怎么考虑都不为过的重要问题。
为什么你要把别人看出敌人而不是朋友呢?那是因为勇气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把作为个人的"自立"和"在社会中的和谐"作为重大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呢?阿德勒说:在这里必须要克服"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
青年:那么,你说我逃避人生的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哲人:假设你讨厌一个人,说是因为他身上的某个缺点让你无法容忍。
但是,那并不是因为他身上的某个缺点,让你远离他,而是你先有讨厌他这个目的,才找出符合你达成目的的这个缺点。——就是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你是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者进一步说为了逃避人际关系,就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青年:好吧,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没有信心去克服,我缺乏这个勇气,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哲人:你是希望听到具体的对策是吧?
关于谈论勇气,我们不得不提有关自由的讨论。
第三夜
青年:我所理解的自由有财务自由和人际交往自由。
财务自由相对容易,而人际交往自由就比较难办了,有些时候不得不因为一些人而妥协,像父母的要求还有愿望、身边不好相处的人、讨厌的上司……
如果能够把这些去掉的话,就太好了。
哲人:首先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大前提——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比如:假设你在单位捡了垃圾,但是,没有人看到,或者即使看到了,也没有人表扬你,那么以后你还要继续捡吗?。(很多情况下都是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阿德勒严厉批评这种赏罚式的教育。
要知道,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犹太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青年:你说的是挺像回事的,但是你考虑一下活在俗世中的人们的心。
希望获得社会认可,希望出人头地,追求地位还有名声,这不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吗?
哲人:得到了认可就真的会幸福吗?获得了一定社会地位就能体会到幸福吗?
想要取得别人的认可,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还有多大意思呢?
青年:那你意思是说,我要做一个任性自私的人吗?
哲人:并不是,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先了解"课题分离"这一主张。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青年:那么父母如果强烈反对我的工作,我也不以为然吗?
哲人:没有关系。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青年:道理是明白,但是感性上很难接受。
哲人:那么你再考虑一下,如果你有一个毫不讲理的上司,无论你怎么努力,他都不给予认可,甚至都不好好听你说话,那么,你会怎么做?
一定是好好表现,好好工作对吧。因为要想获得他的认可,你就得这样做,但是工作并不是用来讨公司同事欢心的事情。
那么假设,你会进行课题分离又会如何呢?无论上司怎么样,那都不是我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问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屈求全,我能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观点。
但是,我得提一点,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你想一想,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青年: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获得自由呢?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能付出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获得自由 。
关于课题分离,我说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吧。
我自幼和父亲关系就不好,记忆中他时常打我,对我来说,不修复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更合适,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善,按照原因论来说。
但是,当我下定决心修复关系之后,父亲怎么看我,持什么态度,这些都与我毫无关系了。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问题是我有没有下定决心,"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婚姻是一个的事)
第四夜
青年:先生您说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是什么呢?
哲人:简单来说,就是找到"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而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青年:那么如何找到共同体感觉呢?
哲人: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青年:这里是指那些自私自利、破坏集体的人吗?
哲人:还要加上一种类型,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眼里更多的关心别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青年: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也很正常吧,对自己来说我才是人生的主角啊,肯定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自己的身上啊。
哲人:你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青年:为什么要谈这一点呢?就算是对的又怎么样呢?
哲人:这应该回到最初的话题。我们都在寻求"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得到。
青年:什么意思?
哲人: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问题,要积极主动的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
但是,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主动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青年:那么如何从课题分离到建立共同体感觉呢?我感觉还是不好操作。
哲人:这里要提到"横向关系"这个概念。举个栗子(教育孩子一般认为有两个方法:批评和表扬)
而这两种方法都是错误的,其本质都是为了操纵孩子,让孩子听自己的话。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做"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青年:意思是"虽不同但平等"吗?
哲人:是这样的。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节。
也就是说,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
青年:那我面对小孩的话该怎么做?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哲人:用谢谢、我很高兴、帮了我大忙了……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青年:但是,谢谢这句话真的能够帮人找回勇气的力量吗?
哲人: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青年:被别人评价说"很好"不也能感觉自己有所贡献吗?
哲人:的确如此。这也和后面的讨论有关,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贡献"这个词非常沉重。
例如: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青年:那么,对别人没用的话就没有价值了,像老人、婴儿。
哲人: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激。
青年:但是我还是习惯于和别人比较啊,很难做到你所说的啊,对于长辈领导还是会露怯,这样的话对自己就是没有自信啊,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啊。
哲人:答案非常简单——首先与他人之间,建立起横向关系,要从这里开始。
青年:我和朋友就是横向关系。
哲人:但是你和父母、上司还有后辈等建立的是纵向关系吧。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建立纵向关系?还是建立横向关系?这是生活方式问题,人还没有灵活到可以随机应变的分别使用自己的生活方式。
青年:你的意思是在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中只能选择一种?
哲人:是的。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的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青年:可是面对领导还是做不到啊。
哲人:是的,尊敬长辈非常重要。如果是公司的话,职责差异自然存在。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朋友一样去对待,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夜
青年:先生我还有疑问,就是您说要停止对"我"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关心他人很重要,这一点是事实,我也同意,但是,我们无论怎样都会在意自己、只看到自己。
哲人:那你想过为什么会在意自己吗?
青年:因为对自己不够自信。
哲人:这要从"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说起。
首先我们可以想想你之所以如此在意自己,小心翼翼的行动是为了什么呢?
青年:为了不被嘲笑、不被小瞧。
哲人:也就是说,你对真实的自己没有信心吧!所以才尽量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展露真实的自己。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就不会了,所以,这也是应该从人际关系角度考虑的问题。
青年:那么,怎么办呢?
哲人:还是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首先我们谈自我接纳。
很多人会有误区,认为是给自己一些积极暗示,其实这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没必要特别积极的肯定自己,而是自我接纳(如果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也就是说,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自我接纳。
当然,也并不是说做到了自我接纳就可以获得共同体感觉,还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就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第二个关键词——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青年:不附加任何条件,那我不成了傻子了吗?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主张"要无条件的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切断这段关系,因为这是你自己的课题。
比如:你怀疑女朋友劈腿了,那么你就会积极寻找证据,对方所有动作、语言在你那就都变形了。——如果你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青年:但是,如果这样还被人背叛的话,那不是很痛苦吗。
哲人: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做到了前面这两点,就能够获得归属感。也就是说,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视他人为敌人的人既做不到自我接纳,也无法充分做到他者信赖。
当然,共同体感觉并不是做到这两点就行的,还需要第三个关键词——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青年:那么,你的意思是,老是帮助他人,即使不对你说一句谢谢也没关系?
哲人: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的加以实践。只有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现实生活才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做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那就不是了。
前面我一直按照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种顺序来进行说明。但是,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才能够不惧背叛的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视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青年:那么,人生的目标应该就是共同体感觉了对吧。
哲人:的确如此。
青年:明白了,我承认自己没有勇气,但是,这真的只是我的错吗,很多人本来性格就有问题啊,人品就不好啊。
哲人:世上确实并不都是好人,但是,绝不可以搞错一个事实:所有的人都是坏人,都是他们的错。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内向也不是因为害羞,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同理,那些工作狂也并非是工作狂,而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它责任。
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这些人缺乏人生和谐,没有获得幸福的勇气。
青年:那么,怎么做,才能获得幸福呢?
哲人: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简单回答——只要我对共同体有用,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青年:那么就是说幸福即贡献感。
哲人:对!
青年:我不认可这么简单的定义!那么这么说的话那不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就能获得幸福。
哲人:不。首先你得理解一点,无论是用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贡献感。
青年:那么,如何获得贡献感呢?帮人做事情?志愿者?做慈善?
哲人:以前,说过认可欲求的问题。人们想要喜欢自己,想要感觉自己有价值,为此就想要拥有"我对他人有用"的贡献感,而获得贡献感的常见手段就是寻求他人认可。
获得贡献感的手段一旦成了"被他人认可",最终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愿望来过自己的人生。——也就是说,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
青年:您是说幸福得以自由为前提?
哲人:是的。如果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青年:您是说,只要有了共同体感觉认可欲求就会消失吗?
哲人:会消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
青年:先生说的有道理,但是很多人都有大的理想和目标吧,希望获得社会成功之类的,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啊,而并非只是简单的说找到共同体感觉。
哲人:明白了,关于这一点,也许以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为例进行考虑会更容易理解。
首先,我们人类都具有"追求优越性"这种普遍的欲求。简单来说就是指"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
大多数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
"。——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父母的认可。
但是,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青年:为什么呢?
哲人: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青年:但是,不可能所有人都"特别优秀"吧!
哲人:是的。你可以想想,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
青年:但是,真的有必要选择普通吗,这样平平凡凡的人生我不满足啊。人生不应该需要一个远大的目标吗?
哲人:明白了,你所说的远大目标就好比登山时以山顶为目标。
但是,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之前的人生都是为之做准备!
那么,假如,你没有到达所谓的山顶呢,你的人生会如何呢?
阿德勒心理学把人生理解成点的连续,而不是线性人生。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上好大学、进好公司、拥有稳定的家庭)——认为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青年:那么你是说没必要进行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
哲人: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青年:但是,确实有些人一边做计划一边实现梦想了啊。
哲人:这些人都是认真而谨慎的活在"此时此刻"的人。而并非像那些想上大学却不好好学习的人。
他们是在认真的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与远大目标的实现没有关系,只是认真的过好"此时此刻"。(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那件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
青年:但是,先生,我现在找不到理想和目标。
哲人: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在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
要记住: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青年:那这么说的话,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仅仅活在当下的话。
哲人: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为什么你会对人生感到茫然呢?因为你想要选择"自由",选择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
人在想要选择自由的时候当然就有可能会迷路。所以,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他者贡献。
再送给你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