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三那会,我们班上有一位女生,每天早自习的时候她都是趴在桌子上睡觉,不管老师怎么叫都喊不醒,睡的那叫一个香。
那段时间我很好奇她为什么那么困,难道真的如班上流传的那样,走读生回家后熬夜挑灯做五三,英语听力走一单。
高三真的有必要这么拼命吗?或者说真的有必要熬夜做试卷来提升自己的分数,以至于在白天困到睁不开眼的地步嘛!不过就她每次的分数看来,她的这种拼命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而且不仅没有提升自己的成绩,反而打破了自己的生活规律,以至于精神紧张,常常到下半夜还是很精神,但脑子却因为长时间劳动而产生的懵懵感使得她上课经常开小差,下课后趴在桌子上一睡到不再想醒来。
于是终于她的这种拼命最终换来的不是高考的高分,而是她越来越压抑的心情,和她长期精神负担所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免疫力的下降。高考过后,第一次见她时是在医院里,我记得那天她说:“我刚从高考场里走出来,就感觉脑子有点晕,眼前一黑一白,周围的建筑物开始天旋地转。再然后。”她说她就醒在医院里了。
医生说她过度精神紧张,以及长时间不规律生活和没运动的原因。
后来某一天。已经步入大学的我,突然看到了她发表的一篇日志。
日志的标题是:《我这个病,叫做误把熬夜当拼命》
看到这句话时,我有点恍惚,因为此时的我正在从昨天熬夜赶作业的氛围中抽离。昨天晚上临时赶了一夜的期末设计,为了犒劳自己,我今天竟然理所当然的翘了一天的课,其内心安抚的理由是我昨天很努力,我昨天很累,昨天的我很拼命。
因此,大学生活的确是一种不同于高中的极度享受。但我在这种享受中慢慢迷失自我,竟把一时的努力(仅仅是熬夜赶了一份毕业设计)当做自我安慰的很拼命。
就像她在《我这个病,叫做误把熬夜当拼命》中所说的那句话:我以为的很努力也不过是自我安慰的一种解脱,是逃避的牢笼,是胆怯的欲望。
于是我有感而发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自我阐述发表。
一刻钟的功夫,我就发现她回了我一句话:“你这个病,叫做误把熬夜当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