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不满,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是在某公众号里,而且几乎是一瞬间被它吸引。
被吸引往往是因为我们非常熟悉的东西,被加上了你意想不到的元素。而这个词语吸引我的就是“神圣”这个不算新鲜但很有魔力的修饰语。为什么要用神圣来修饰“不满”?在提出疑问的同时感觉已经找到了答案,也正因为如此,才更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你在非常新鲜的表达里找到共识,文字表达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这一点是值得我在表达和写作过程中借鉴的。
听到“不满”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你想到的所有东西无一例外都与现状有关,而与此同时衍生出来的情感可能有愤怒和抱怨、无奈和妥协,还有冷静思考后试图改变的心态,或者更多。
听到“神圣的不满”,你会想到什么?大部分人会不自觉想到的是不满给你带来的积极因素。
这就是一个修饰语的强大力量。这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和价值观的体现。
贾平凹先生在被董卿问到“对写作,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能量时”,略作思索后回答说:“可能是对作品的不满,所以总是寄希望于下一部作品。”贾平凹先生的不满就可以称之为神圣的不满。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他是非常伟大的作家,但他坦言是自己对作品有不满,而正是这些不满才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的作品。
与此类似,在更早之前,我从上小学开始就频繁地听到一句话,鲁迅先生的“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句话对我来说虽然耳熟能详,但对我的影响甚微。面对太过熟悉的东西,我们往往失去思考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从某一瞬间开始觉得自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不丧失思考力。
所有的思考和探索最终都要服务于现实,在现实中体现它的价值。不满之所以可以是神圣的在于我们可以以不满为契机做出改变,而不是因为不满而踌躇不前。
之所以写下这些想法,是因为,我从很早之前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一个缺陷:追求完美。在等待完美来临的同时与很多机会擦肩而过。现在想想,虽然没有多大的遗憾,但是其实这是对不满的一种误解。比如因为对写作能力不满,所以迟迟不敢开始尝试。希望文字另一端的你带着不满勇敢上路。
日更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