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子女在家庭中的位置非常特殊,他们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有一个或多个哥哥姐姐。
俗语有云:“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幼子女因为没有弟弟妹妹,家长就会把全部宠爱给予他们,因此极易恃宠而骄,认为各项事情都有长辈安排好,再加之哥哥姐姐的关爱呵护,很容易让他们陷在自己的舒适区,停止努力,不利于其自理能力和自主成长意识发展。
如果幼子女在家里受宠爱的程度过大,就会引起其它子女的嫉妒,让他们心怀怨恨。总觉得父母给自己不公正的待遇。在一次访谈中,大一班的一个妈妈就很困惑,他的大女儿读初中,内向,成绩一般,小女儿读幼儿园,外向,参加活动都是主角。妈妈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偏心,可是有一天大女儿说:“要等我死了你们才安逸吗?”妈妈听了非常震惊,万万没想到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一个内向的读初中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知道她崩溃到了何种程度。妈妈说,我一直非常公平的对待她们呀!岂知,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同样对待反而是不公平的。妈妈应该给予姐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并且让姐姐一起来关注妹妹的成长,营造家庭成员互相关爱、共同成长的温馨氛围。
另一方面,由于总是有哥哥姐姐在各方面领先他们,他们也会常常受困于自卑感,从而努力追求优越感。这激起了他们努力向上的斗志,他们往往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比哥哥姐姐更好的成绩,长大可能成为家中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