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论语》第十七:看错误,也能分出好人、坏人!——《论语•里仁篇第四》七
原创2017-09-29华世国学名嘉汇
《论语·里仁篇第四》七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谈起人的过错,大家一定都会想到那句俗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还有一句,意思类似,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两相比较来看,即使圣贤,只要是人,都不免会有过错。孔子说,人能不贰过,不迁怒,过而无惮改,都是“好同志”了!又可见,孔门并不避讳这个问题,所以后来的人,也就无需为贤者讳,说的圣贤皆成了神仙,没过错,很完美。这样做,一定是别有用心,把一个死去的人用泥塑封好,然后使劲往上面贴金,将其塑造为一个无所不能、完美无缺的“神”,最后让人跟着他顶礼膜拜,给他送钱。这种人太坏,简直是人间妖孽,人类蠹虫!
仁人,最核心的内在品质是什么?我说,是诚敬。子思道《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已经说明了诚敬乃是人的自我本性,而有了这份自诚明的本性,自然能够有仁心,行仁事。不过,有些人就因此认为,有仁心的人,做什么事都聪明智慧,都正确无误,那就大错特错了。仁,是一种心性,诚敬,也是一种心性,有此心性,并不代表你就有了聪明才智,有了万有能力,这是两码事。这就比如说,你知道你父母想喝水,所以内心有这份孝心,一定要给他们找水来喝,这就是人的天然仁心,有了这份诚敬之心,但到哪去找水,如何取水,以及用什么盛水,等等,都需要有实际的知识和能力的。难道说,这些实际的知识和能力,也天生具有吗?有了仁心,就有了这一切吗?不学习,不知道,光讲仁心、仁性的人,都变成了大傻帽!
可见,人做事,必然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内在心的问题,问有没有仁心,有没有诚敬心,二是外在知识和能力的问题,问有没有这些知识,具备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那么,人的过错,自然也有了两个层面的考察和判断。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各的分别。我们观察别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那个人到底仁还是不仁了;体察自己的过错,也就知道自己真有仁心,还是假有了。“党”的解释,一般有两种,一是类别的意思,一是朋党的意思,类别是中性词,朋党就带有贬责的意味了。从整句话看,这里不应该有贬责的意思,所以取类别的解释,比较合适。另一个是“观过”“知仁”的主体是谁?历代注释家,对此有些含糊,但大部分采取的是我们观他人的姿态、视角,我倒认为,主体可以有两个解释,一是我们观他人,二是我们观自己。
根据孔子说的意思,他并没有关注具体事情的知识和能力问题,而只关注到事情的内在仁心问题。这也反映了孔子乃至儒学普遍的问题,即孔门学问更多关注内在心性、态度、观念以及立场问题,有些忽略外在的知识、能力及技术等问题,这也造成了后来的儒者越来越弱,越来越不成器,越来越古板没有用。
这样来看,观过,不仅仅是“知仁”那么简单了。
世海于公历2017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