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一种帮助不如不帮

听朋友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她的孩子特别喜欢使唤她帮他做很多事,帮他装一杯水、帮他开一下灯、帮他拿个纸......

各种举手之劳的小事都让她帮忙做,好像朋友不帮他,就是一个不爱助人为乐的好妈妈。

古人有云:“济人需济急”,意思是帮助别人需要在别人确实有困难、确实需要帮助时再帮。

如果别人自己会做,还让我们帮忙,就不叫帮助。

朋友的孩子,即使自己动个小手也会做的简单小事也让大人帮忙做,孩子也许是出于一种希望大人陪伴的心理,不是真正意义上想让大人帮忙。

大人或许可以换一种方式陪伴,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假如,孩子就这些小事,每天请求大人帮忙,也许会影响孩子真正的动手能力,思想上也会有依赖别人做事情的想法。

帮助他人,在他人确实需要帮助时帮了他,对他人有如雪中送炭。

同样的道理,他人确实无法独立完成、确实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请求别人帮忙,别人也会真诚、尽全力的帮助。

这种帮助,于别人而言,显得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

如果只是一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别人帮了,内心也会思忖请求帮忙的人的能力。

有的孩子依赖心理较严重,在家习惯性的希望大人帮忙做事情,不管会做的还是不会做的,都是张口就来一句“……帮我做......”。

这样的习惯,也会导致孩子在学校或其它地方,大小事情习惯性的请别人帮忙。

同学之间或小朋友之间,愿意帮则会帮,不愿意帮的,请求帮忙的孩子内心就会不快感,心理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如果孩子长期经历这样的事情,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是不利。

朋友了解到孩子习惯性请别人帮忙的不良后果,开始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活动,并有意识地告知孩子请人帮助的道理。

现在,朋友的孩子在家也不会随意请她帮忙,力所能及的事大多自己做,真正不会做的才请她帮,学校或其它地方也是如此,同学间相处都很融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