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什么?我们对天才的定义为在某一方面具有卓越的智力水平,到底有多卓越呢。然而并没有人知道。
到目前为止,你总共在自己本来有兴趣学的事情上对自己说过多少次“唉,我看我没有天分,还是算了吧”的话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的努力都会因为这一句话终止,否定自身的努力来肯定天分。也常被用来把某一扇门关上,继续走原来不必接受太多挫败、但也看不到新风景的旧道路。天分有那么重要吗?你高估天分的影响力了吗?
英国心理学教授迈克尔·豪(Michael J. A. Howe)专门研究神童与天才,他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一般人以为天才是自然发生、流畅而不受阻的闪亮才华,其实,天才也需要耗费至少十年光阴来学习他们的特殊技能,绝无例外。要成为专家,需要拥有顽固的个性和坚持的能力。每一行的专业人士,都投注大量心血,培养自己的专业才能。
一个人再有写作的才华,也要靠训练和经验才能抓住文学技巧的窍门。所有成功的作家一辈子都是读者,而且大多数在年幼时就养成习惯,将思想付诸文字。很多杰出作家早在童年尚未结束之前,就尝试过要写一本书。
问:为什么许多人很喜欢夸大勤奋、贬低天赋?
答:记得科比说过,你看过洛杉矶每天凌晨4点的样子吗?
他说他知道每一个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我不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是什么样子,但我相信,在科比眼中,那一定很美。
其实努力就是天分。
这是一般人死活弄不明白的,甚至有看轻努力的倾向,高中时候坐最后一排的差等生经常会说某某人不过努力学习罢了,我要是认真努力,也能学的好。说的就好像智商很重要,努力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儿罢了。事实并不如此,所谓努力二字,看似简单,一天十多小时的伏案工作罢了,其实很难,因为一日努力简单,一周努力简单,一月努力简单,甚至一年都很简单,但是你能坚持多久呢?
心理学家统计过,以学钢琴为例,如果想要变成还不错的业余钢琴家,至少需要很专注地投入三千个小时的训练;如果想达到专业水准,一万个小时是跑不了的。像西洋棋、各种运动和外语,想要变得专业的时间也差不多。
从这一点看来,我们学习上的种种小挫败,并非因为没有天分,而是因为没有“持续贡献”。
如果只有达芬奇的智商才华,却没有日复一日忍受枯燥的画鸡蛋,也不可能成就蒙娜丽莎等巨作,当然这个故事被证伪,但是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工作,挥洒汗水之后才可能有成就,这是普遍不变的情况。
坚持努力并非是盲目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几年后发表了博士论文《其实成功没有那么难》,揭开了坚持与成功的秘密。在采访这些成功的人士时,都普遍表示自己没有想过要坚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的时候,自己也都觉得害怕,不知不觉居然做了这么多,倘若再来一次,很多人也会被这些巨大的任务吓倒而难以再坚持。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因为坚持而成功了。可是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是喜欢做一件事,并且做的时候感觉很快乐很刺激而一直做,于是成为了坚持,于是成功。可以说非要给坚持一个理由,那么最重要的还是喜欢。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有四个层次:生理需求,情绪需求,理性需求和超越需求。对应着四种动力:本能的动力,情感的动力,心智的动力和心灵的动力。本能、情感这两者是人人都表现很强烈的动力,无需多言。理性需求就是当你绞尽脑汁想出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得到极大的快感。超越需求则就是马斯洛在晚年所补充的需要层次理论:超越自我的需要。
就犹如爬山,登山者们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适度的目标,他们达到了,然后很快乐,价值得到了体现。可是他们并不会就此停下,他们会再挑战一下,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另外一种感觉就出现了,登山成为了一件有趣、无限丰富且充满可能性的事情,在这过程里他们不断自我肯定、自我认可、肯定自我价值,这是一种纯粹的满足感,一种纯粹的兴高采烈或欢悦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自信、安详和愉悦的心理状态。
在这个过程里不会有恐惧,因为他们不必担心失败,无论在哪停止自己都是已经达到目标了,相反他们多尝试一次,就有新一次的快感,他们享受这种快感。
当然,有些朋友会说,为什么我一直很努力,为什么我却不能成功,因为他们并不清楚刻意的坚持并非一定会给你带来成功,它来自于你的毅力,可是毅力是不存在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毅力这个东西,就像武侠中的内力一样,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当你在一件事情上持续使用毅力以后,在下一件事情上接着用就可能会有些捉襟见肘,能量不足了。你没办法一直用,那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所以用毅力强迫坚持几乎是注定不能长久的。人生来就喜欢享受舒适,逃避痛苦,惰性是人的天性,没人可以克服。
所以,我常常对自己说,其实你不用太努力,只要持续下去,现在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真正的喜欢一件事,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却也总会找一个理由坚持下去。想拥有陪着自己一辈子的专长或兴趣,就像在跑一个人的马拉松赛一样,最重要的是跑完,而不是刚开始跑得有多快!
本文转载自 云树心理 http://www.ctsay.com/article/article_read/id/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