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红楼梦》时,可能因年龄尚小,不曾经历世间冷暖,那时我最不喜欢里面的贾惜春。
觉得她这个人冷漠自私的让人觉得可怕,为了保自己清白,竟可以不顾一点往日情分,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嘴冷心冷之人。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日益丰富,看多了人间冷暖,倒是对惜春多出几分理解。
惜春之冷,和她的出身及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她是宁国府贾敬的幺女,贾珍的的胞妹,但红楼梦通篇没有半句做哥哥对妹妹的关心之语。
父亲贾敬一心向道,别的事一概不管。母亲却又早逝,自幼无父母怜爱,被贾母接至贾府和众姐妹一起生活。
虽贾母怜惜疼爱,但毕竟也还是寄人篱下,和生活在自己家还是有很大区别,所以养成她冷漠的性格。
惜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她不像黛玉花容月貌擅诗词,也不像可卿行事平和惹人疼。
很少有人设身处地的为她着想,看着身边的哥哥姐姐备受宠爱,心里难免落寂。
她唯一一次撒娇,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宴席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时,她笑的让奶娘揉一揉肠子。
难得看到她天真烂漫的一面。
第一次读红楼梦时,读到关于惜春的正册判词,就生出几分惋惜和不解。
好好的一个侯门千金,是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才会决定从春色朱楼走向青灯古刹?
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清代王雪香《石头记论赞》评曰:“人不奇则不清,不僻则不净,以知清净法门,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负此情,与妙玉交最厚,出尘之想,端自隗始矣。”
在大观园中,除邢岫烟外,与她交厚的都是些出家人。
第七回中就提及她经常与小尼姑智能儿交往,还戏言要剃了头做姑子去。
她的孤僻是与妙玉志趣相投的内因。
红楼梦里有两个冷美人,一个是惜春,另一个是妙玉。
两个人冷又有所不同。妙玉是外冷内热,而惜春则是外冷内也冷。
惜春原本是寄养在荣国府的大家闺秀,应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而从她懂事起,她就生活在一个表面热闹实际冷漠的大家庭里,没有注意她,无人关心她,她的心事也无处交流。
她在这个大家庭里没有得到温暖,只有压抑。
荣耀的事情永远与她无关,南安太妃召见,贾母对她视而不见;她在宴会上没有展示过才情,在诗会上也只有两首并不出色的作品。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让她逐渐养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
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
这时惜春不但不为入画辩解讨情,反而催促道:“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
她说:“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
又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
还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
这一席话听的其嫂子尤氏那叫一个寒心。尤氏说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我初看时,和尤氏同感。觉得惜春真的是无情无义,为保自身清白,冷漠到不念主仆之情,竟连亲情也可以舍弃。
但后来对她的处境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理解她的一些所作所为。
她本是个至洁之人,亲眼看到贾府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和一些不堪的事及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
加之她已感知此时贾府已今非昔比,家族不可避免的厄运让她为自己的未来焦虑、担忧。
星佑先生说:“她看破红尘、决定常伴青灯是不想走其他人的老路,所以选择了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
在第八十二回,她曾批评黛玉说:“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的人,我看她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儿半点儿都要认真起来,天下事哪里有多少真呢。”
冰雪聪明如黛玉,一生都被一个情字所累,最终含恨魂归离恨天。
而惜春却早已看破,才可以不念旧情分,舍弃所谓的亲情。
不管惜春最后出家是为了自保也好,还是消极逃避现实,又抑或是心灵得到了解脱,这都是她觉自己之痛苦后了悟的结果。
虽被说成是冷口冷心之人,到底也因为一个冷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算是活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虚花悟(惜春)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