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大数据杀熟开始进入人们视野,有网友爆料,由于自己是常客,同样的酒店房间会比其它用户的300元房价贵80元。同时,大批网友表示,不仅是酒店预订,打车、通讯套餐、网络购物等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商家利用大数据,判断出更有可能花高价购买商品的人群并提高售价,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但大数据并没有发展到足以阻止客户获取别人的消费价格,所以该行为一旦暴露,很可能会失去一大票忠诚度极高的老客户,即使他们并不是价格敏感人群。
毕竟,我不是舍不得这点钱,我在意的是你竟然骗我。
不信任的钉子一旦埋下,很可能永远都拔不出来。
2
我在经济宽裕的时候价格极其不敏感,买东西往往只要负担得起,就不会货比三家研究性价比,但我身边有很多经济条件丝毫也不窘迫,却极其价格敏感的前同事。
有一个同事家庭年收入50万+,却是唯品会的高级vip,衣物鞋帽的数量和正常人差不多,但从不看喜好只关心价格。
有一个同事会辛辛苦苦地做表格,用各种图表展示各种日常用品,精细比价,以便在最划算的那一家下单。
有一个同事每天花半个小时在某小众网站上抢不定时发放的现金红包,辛苦了一个多月抢了三十多块。
有一个同事每天关注各种团购,看到打折商品就想买,家里堆了永远用不完的日化用品和永远吃不完的水果零食。
他们并不贫穷,也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只是单纯地享受打折、优惠的乐趣,为买到低价商品愿意付出大量的精力。
对于此类客户,商家只有永远提供最优惠的价格才能留住他们。如果大数据判断他们为"常客",并错误地估计了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很大可能性会造成这部分客户的流失。
3
商家想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利润,差异化定价也许在所难免。那么,大数据杀熟难道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吗?我看未必。
想要吸引新用户,新人专享优惠可以大大咧咧地标出来,也可以只针对新用户进行提示,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不容易让老用户反感。
新客户高高兴兴地使用了优惠,老客户也可享受不一样的会员专享,即便折扣不同,新老客户都不会觉得不公平。
想要在价格不太敏感的人群身上获取更多的利润,对价格敏感的人群提供较大的优惠,规则复杂、费时费力的优惠政策就足以对两种人群进行有效的区分。而这样的差异化定价办法不要太多。
降价商品早上八点十八准时开抢,价格敏感的人群会设好闹钟兴高采烈地加入采购大军,价格不敏感的可能只会在碰巧打开app的时候才顺手抢一下。
商品可以转发给朋友帮忙砍价,最高优惠二十八,一刀下去随机三到五块。价格敏感人群的人群会转发至各个好友群吆喝,价格不敏感的可能觉得人情更贵而原价买下。
在某期限内消费满二百八十八元由系统推送定向优惠卷,价格敏感人群有可能为了优惠卷专门在规定期限内消费,并努力把优惠券花掉,价格不敏感的即便被推送了优惠卷,可能也会忘掉使用。
以上任意一种办法都是市面上早已成熟的营销方式,都不用冒着伤害用户感情的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差异化定价。
4
既然有替代方案,为什么有些公司还是要采用"杀熟"的方式来提升利润呢?我有一些粗浅的猜测。
也许是过于相信自己的产品在市面上的垄断地位。"即使你知道我杀熟,你也没办法。"
也许是过分自得公司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至于忽略了背后可能产生的风险。
也许是这种方法最为简单省力,不用费心策划活动,只需要开发好程序,后续修改参数即可。
也许是这种方法相较其它差异化定价办法能够获取多得多的利润,足以覆盖老客户流失所带来的风险。
不管是什么原因,大数据杀熟都让线上交易消费者们付出了额外的时间成本。也许我们在下单前,不仅仅需要货比三家,还需要让朋友帮忙比价,基于地域的"杀熟"甚至可能需要劳驾小城市里的父母帮忙。因为即便我价格不敏感,我也并不接受自己变成冤大头。
既然被发现杀熟的商家、被杀熟的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都要受到损失,那么,在时间长河里,同等条件下的商家,留存下来的一定是不杀熟的那个。到那时,也许大数据将不再“作恶”,人们又可以重拾有限的信任,愉快地买买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