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界有一个说法,当来访者对咨询师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肯定时,你就要提高意识到,负向移情很快就会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通俗的讲,就是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世界就是一个球体,当我们走到最北的地方,再朝向任何地方迈出任意一步,就是向南了。
关系也是一样:当来访将咨询师投射成完美的客体时,就意味着ta即将发现咨询师不完美的一面。
最近有一位非常优雅的女性找我体验沙盘。经历了一次体验后,她似乎被沙盘室内发生的一切所吸引,在强烈地肯定了我的能力和沙盘的神奇功效后,成为了我的第一个个案。
作为一个新手咨询师,不得不说,得到来访的肯定时感觉肯定是非常好的。
但是,身为咨询过程中的观察者,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保持一双中立的眼睛。仔细感受,果然发现雀跃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想要变得更好”的情绪压力和对“完美咨询师”形象的强烈渴望。
结合咨询过程中来访的行为和语言、非语言等的表现,我便意识到“对完美的期待和焦虑”,就是我和这位来访之间共同的议题。
那么,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吗?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完形的倾向。完美,就是完形的一种表现。
但是,世界本身就像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有美好,就一定有阴暗。
过分的追求光明,会被强光灼伤眼睛,看不见黑暗的价值。
完事过犹而不及,过分的追求完美,同样会存在一些弊端。
举两个栗子:
1)在恋爱初期的时候,我们会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
但若我们在恋爱全程,甚至婚后都要求自己是“完美的伴侣”,我们将会无法在另一半面前呈现真正的自己。
由此一来,一是我们需要“装”得很辛苦;二是当对方提出的某个要求而我们无法实现的时候,“完美”和“现实”会出现落差,造成对方的不理解,我们也可能因为自己透支的付出和对方的责怪而感到寒心和悲伤。
2)当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时,我们就无法在孩子面前呈现自己做不到的地方。
因此,我们会担忧自己在孩子的心中是不是足够优秀?同时,当孩子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时,我们的内在世界就开始了冲突:即因为恨铁不成钢地觉得孩子不够优秀而痛苦,又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包容,或没能带出“完美孩子”,成为“完美妈妈”而痛苦。
“完美”是通过压抑和隐藏伪装出来的。
当我们希望自己“完美”时,就势必会压抑那些不够完美的部分,小心翼翼的,使其不被人发现。
而当我们发现,自己当下的力量已经无法再把那个“影子”压回去的时候,我们就会呈现出自我攻击或向外攻击的行为。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即使是孔子孟子等圣贤,也依旧饱受人们的诟病。
当我们追求自己或别人“完美”时,其实是在大声地呐喊着“我好害怕…我害怕当不够完美时,就会被抛弃”。
或许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急着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