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很幸运我有几位这种"无需回应式”的闺蜜,在我人生的成长路上可以说是"贵人"似的帮我,陪伴我,感恩她们对我的爱!
闺蜜中有一位张同学有一位李同学,很巧很开心的是我们仨大学同校同系,这使的我们的同学情谊得以延续,由此一直到今天。虽然毕业后三人三地,不在同一个城市,大家忙于工作家庭也顾不上时时联系,但心里知道彼此一直在。成长路上迷茫颓废时打一个电话,由她们接管我的烦恼,推我前进一步,在我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她俩都给了我很大帮助,她俩是我成长的加速器。前两天给张同学打电话,她说:“虽然几个月没听你声音,但一听你电话就让我回到咱俩没心没肺的吵闹日子里,毫无隔阂分离感,永远觉的你就在我身边”。备战高考时与她一起在校外租房子住,天天吵,事事吵,为早上闹钟定几点吵,为台灯终结在谁手里吵,为说话声音大小吵,由此她给我起了个外号“常有理”。具有经典的镜头是:班主任站在前方一千米的教室门口盯着迟到的我俩,我俩一支手压着身旁一跳一跳的书包,一边朝教室逛奔,竟能连续迟到一周,也是服我俩啦!
说起吵架就想到高同学,我的友谊似乎大多是吵出来的。当时初中不住校,全校只有我俩住校,她住她爸爸办公室,我住英语老师办公室,开心时两人合一处吃饭睡觉,吵翻了各回各室,过几天没人说合,自行和好又归一处,分分合合无次数。上高中分开后,上学出发时放假回家前先去她家的小卖部报到,她家小卖部正好在县城的铁路桥下,那儿曾经也是自已逃避父母的小港湾。工作后忙、各自有家庭后联系就更少了,虽有时一两年不联系但默默的都在观注着彼此,想念时一个电话一两小时或者一起搓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