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已经21岁了,可是在我眼中,她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孩子。
21岁的她游历过世界的名山大川,也谈过几段轰轰烈烈的恋爱,现在则是一个北漂的单身贵族。
与她相识在一辆开往春天的地铁上,我们一见倾心,一见如故。我当下提出邀约,可否采访你?她欣然应允。
采访在一间小小的咖啡屋里展开,周围人打牌声嬉笑声不断,而我们就在半梦半醒之中开始了这一段如梦呓语的对话。
她最先打破沉默:首先我的理解,这里野孩子的野不一定是指外在的狂野和放荡不羁,而且野也不等于坏,更多的也是一种内在的,就像题目中所指的那种价值观的独立自主,拥有自己的与世界对话的标准体系,不落窠臼,在认识和解读世界的过程中还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真正的狂野并不一定是在草原中奔腾的狮子和豹子那样,还可能就是一汪深海,表面波澜不惊,内在自有汹涌,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其次来说对孩子的理解,这里的孩子也不一定指的是生理年龄,而是指内心的一种状态,如果一个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年纪,经历过多少的坎坷波折,他仍然能够不忘初心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样子,那么他就是最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那一个孩子,随着我们年岁渐长,周围的束缚也越来越多,来自社会标准的亲朋好友的一些拷问和束缚也越来越频繁,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学会戴着镣铐跳舞。
有一个心理学的ABC理论,讲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否能够对你的内心发生影响,则取决于中心的这个意志,也就是believe,所以我非常笃信多元的价值观,希望从更高的维度来看这件事情。
采访的过程比较简短,这可能和我们对材料的理解功力尚不到位导致。我们在围绕野孩子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之后,便变得难以深入下去。这样大概只是停留在了第一层次。
回过头来,又在揣摩这个词,和我们之间的联系。
慢慢地,慢慢地,我们似乎从这个词组里品出了一丝丝喜悦的味道,再揣摩,这喜悦的背后,是自由的感觉。
查辞典里“野”的意思:野是指郊外。最初指周代王城外百里的区域。《说文》:"野,郊外也。"甲骨文的野字是由土及地上的树木所组成,表现出野外的风景。说文古文中将树木中加入予形,小篆将土改作田、土,从而成为了形声字。由郊外引申为民间、界线、范围等意义。
因此,野本身便涵盖了郊外、界限之外、广阔天地任我遨游的自由感,而孩子本身,尚涉世未深,较少成人世界的束缚,自然也跳脱于成人社会规则之外,这两个因素一碰撞,更激发出一股不管不顾的自由意志。
可是,为何这文章的起名还是“撕掉”野孩子的标签呢?
因为,再深入一步去想,视田野之内、社会之内为规范牢笼的同时,也不自觉将自身以及思维放置在了一个有着“内外”之别的既定框架之内。身心在“外”时,看在“内”是不野不孩,循规蹈矩;反之,从在“内”角度向外“看”,那不羁于外在标准,只臣服于内在标准的家伙,不也同样是拘束在另一种“规则”之下么?
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到最后,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与众不同”,可也不值得标榜。这只是最浅显层次的“野”。真正的“野孩子”,可能外表内在穿梭于厅堂之上江湖之远而无所牵绊,时而有赤子之心,时而又能道义肩担。
真正不被标签限制自身的发展,可谓是我们都所仰慕渴盼的“野孩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