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婷365日写作计划第77天的写作内容
本次写作是基于《思考,快与慢》第6章--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从第一次的惊喜到第二次的习以为常
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的个人世界的模式,它呈现的都是常态下的思维模式。这一模式决定你对当下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
对惊喜的承受能力是你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惊喜本身也是最敏感的指标,它可以表明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希望从这个世界得到写什么。惊喜有两种形式。有些期望是有意识的,积极的,例如期待放学时间敲门进来的是放学的孩子。有些期盼是无意识的,消极的,例如旅游时碰到朋友。
一个插曲如果反复出现就可能不那么令人惊喜了。如果你在一个地方碰到一个朋友,当时是很惊喜的,但随后几天又碰到这个朋友,那么这件事就不再是令人惊讶的,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将这个地方碰到朋友认为是有意义,积极的期盼了。
为什么我们觉得很多事情是正常或是不正常的?
作者和心理学家戴尔·米勒就这个问题写了一篇文章,回答了这个问题。运用到了“常态理论”。这个理论讲述的就是人们不再对以前惊讶的事惊讶,是由于大脑对这样的事有着预期,也就是之前已经经历过了,所以习以为常了。
简的钱包是如何丢的呢?
寻找因果关系是系统1自发的行为,但有时会陷入“因果关系错觉”中,使得我们在看到一件事的描述时,会想找到原因。在描述简丢钱包的语句中,有些作答者从“拥挤的大街”这个词组找到因果,认为简的钱包是小偷扒走了。这种因果关系错觉导致了错误,也许简的钱包是自己掉了呢。
按自由意愿行事的体验与物质性因果关系没有什么联系。
2005年,心理学家保罗·布鲁姆(Paul Bloom)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上发表了有争议的观点,即我们生来就具有区分自然性和意向性的因果关系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也解释了宗教信仰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