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笔记
(阅读摘录于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W市)
一、我省农业“十四五”战略决策的八个重点
摘自:甘肃日报,2020年6月4日星期四版
作者:李含琳,甘肃省委党校教授、决策咨询部首席专家
注重微观导向要向注重宏观导向转变。
农村资源配置要从小区域向大格局转变。
指标体系要能够反映市场化和国际化。
短期政策体系要向长期政策体系转变。
支持农村基本建设要从短期向长期转变。
支持市场建设要向支持直销体系建设转变。
扶贫战略和政策要加快向扶农战略和政策转变。
支持投入增长要向支持人才科技转变。
二、三普
摘自:《领导文萃》,2020年6月下半月
作者:夏同兴,厦门市统计局
三普即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农业普查。
经济普查5年一次,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每10年一次,分别在逢0和逢6的年份实施。2020年尾数逢0,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才普查。
三、“全球第一CEO”传奇落幕
摘自:《环球人物》,作者:湄可
在实施改革时,杰克.韦尔奇受到的阻力很大,一度上下怨声载道,但韦尔奇没有屈服,“作为管理者,要果断实施决策。如果追求完美,你将失去整个世界。”
他及时找准节拍,通过剥离非盈利业务和裁员等大刀阔斧的“瘦身”,成为这次转型的带头大哥。
韦尔奇的管理才能尤为突出。他毕生只效忠于通用电气一家公司,对数以千计的员工名字过目不忘,管理办法简单直接——突然视察办公室,匆匆安排与比他低好几级的经理共进午餐,无数次向员工发出手写的便条,听下属汇报时关注地盯着对方......这些都对员工形成一种无名的鞭策和鼓励。
尊重是最好的管理手段。如果你看到有人一副自大的模样,不管他的头衔是什么,就直接把他赶走。好的管理者,必须善用他人智慧,才能解决问题。
自创“活力曲线”管理哲学。在一个组织中,必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10%的人最差。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曲线。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随时掌握那20%和10%的人的情况,最好的马上得到激励,最差的必须滚蛋。这便是“末位淘汰制”。
此外,韦尔奇创造了“数一数二”原则,即“只保留那些在市场上数一数二的部门,否则就要被砍掉。”
打造克顿维尔管理学院,这里诞生了多达近140位世界五百强CEO。
四、丞相背后的权力演变
摘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2000年间,皇帝与丞相之间一直在玩同一个游戏,皇帝总喜欢用自己身边的秘书班子来架空丞相,临时班子时间长了就演变成了正式的宰相。这样不停地用自己的亲信组成新班子取而代之宰相机构,循环下去,乐此不疲。这个游戏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法家创立的皇帝制度的一个基本逻辑,即制衡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