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从小就学过鲁迅的文章,但是中学读书留下的对鲁迅的印象往往是严肃,刚硬,说话掷地有声。他的形象在我们眼里更多的是一个沉思的思想家,一个青年思想上的引导者,是一个为了国家和青年而痛苦呐喊的爱国者。因此,在如今这个和平的年代,总会不自觉地以为鲁迅离我们很远,很多学子对他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我向来认可经典的东西一定要经过自己亲自触摸才能有个人的理解和评判资格。于是我买来鲁迅文集一篇篇重读,一篇篇思考,我逐渐发现鲁迅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柔和了许多,也更加地亲近了许多。他不再只是那么刚硬的沉默的思想家爱国者,至少在《呐喊》里,我还看到一个充满情怀的文学家。尤其在我读到《社戏》的时候。
《社戏》是一篇回忆儿时看戏的小说。小说的叙述结构很好理解,作者构造了一个二元对立的结构,一个是成年后对看戏的感受,一个是少时看戏的感受。
文章前部分叙述了自己成年后在都市里两次看戏的经历和感受,看戏的场地是逼仄拥挤的,嘈杂而纷乱的,“我”的感受也是烦躁难受的,总的来说是很不愉快的,并且此后都不愿再进戏院看戏了。后半部分就顺理成章地开始叙述了儿时看戏的经历,这是从前部分转折过来的,“我”称儿时那一次看社戏是最为愉快的记忆。
但是我们往后读会发现,“我”在看社戏的时候并不记得社戏里具体的内容,甚至社戏都没有看完,那么为什么说那一场社戏是最好看的戏呢?
01一起看戏的人
我们细读会发现,作者很细致地描绘了看戏前后的过程,即“我”如何前去看戏,看戏过程中在干什么,看戏后又做了什么,这都是涉及到“我”和一起看戏的伙伴们的交流。首先村里伙伴见我没有看成戏,特意带我划船去看戏,他们有说有笑,“我”还记得伙伴们的谈话和具体的细节,看戏没看完,他们便一同回家,路上饿了还一起偷了豆子烧着吃。“我”没有记到多少具体的戏的内容,却将和小伙伴们来回看戏的一言一行记得清清楚楚,可见,作者要说的不是社戏,而是一起看社戏的人。
那么他们如何呢?
很明显,将虾让给“我”吃,会嘲笑“怕”牛,邀请“我”去看社戏,一起开心地评戏,偷豆子吃等细节都可以看出他们热情善良且淳朴可爱。而正是他们的热情友好淳朴,让幼年的我感受到温暖和愉悦。为此,“我”会觉得那些人是美好的人,那么戏也就自然是好戏了。
02成人的世俗观念
回过头来看,中年时期看的两次戏的细节里,人挤着人,声音嘈杂,看戏的目的也不再是儿时那般单纯,由一开始觉得到了北京总应该看看戏到后面是觉得不能浪费自己高价换到的戏票,带有目的的看戏自然就没有那么轻松自在了,而一同看戏的人群里,因为不知道某个角色而被人鄙夷,这些都无形中加重了我内心的烦闷和焦躁,自然看戏也就看不下去了。
分析到这里,我们自然就又能明白一层了,这不仅跟一起看戏的人有关,还有看戏本人的思维观念有关。成人的“我”看戏,有了很多成人世界的世俗观念的束缚,比如看戏的出发点与利益,比如不懂会被鄙薄而至于羞愧。
相比之下,幼年时的“我”看戏,在一起的都是小孩,他们纯真质朴,没有成人世界里的世俗挂念的纷扰。相处一起自然简单快乐。难怪“我”至今难忘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成人世界和小孩世界的思考。这不正体现了文学家对于人和生命的观照和思考吗?其实除了对当时国民性弊病的普遍思考以外,他还有对人性的各方面的思考。包括昨天阅读的《兔与猫》的小说里,也看到鲁迅先生对生命无常的叹息。
总体上,细思便会发现,鲁迅先生的小说基本都集中在对人的思考上。这岂不就是人的文学吗?而且他对人的分析不单单是国民性弱点的批判,还有很多各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并且他的探索和思考都非常深刻而到位,让人读之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