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的第一任老师是爷爷奶奶和父母,爷爷给我买小人书,那时的小人书可以称得上奢侈品了;奶奶给我讲故事,讲的频次很高,一天能讲好几回,可翻来覆去不过是牛郎织女一类的那几个;奶奶还会给我唱吕剧,她是很喜欢,她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进剧团,要不是她妈妈拦着,估计得成名角,可怎么着都没把我熏陶出来,我一句也不会唱;奶奶还用家里墙上的报纸教我认字,这个我学的好,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班里除了文体的事儿不用我管,其他头衔都归我,有时候老师实在不满意文艺委员,就让我指挥早上的唱歌,可我一指挥,指定把大家都指挥的走调了,尽管这样,老师也不会生我的气…唉,那个年代只要学习好,就什么都好,大概就像我们说的一白遮百丑吧!
不跟父母一起生活,他们留给我的印象就是,见了面总会告诉我一些为人处事的规矩;还有父亲包的书皮,尽管不在一起生活,但每个新学期发新书的那天,父亲一定会到奶奶家给我包书皮、削铅笔,我就一直在旁边看,直到父亲包完所有的书,父亲包的书皮漂亮到无人能比,看他包书皮我很享受、很自豪!
我的第二任老师当然就是学校的老师,他们总是宠着我,直到我上高中,那时的老师有点像父母,所有跟学习有关的,甚至包括报考、送考、陪考都是老师的事儿。
如今自己做母亲了,一路走来,发现如果像我的父母那样做父母,还真不行!除了吃喝拉撒、做人做事的道理,你最好什么都要懂,要做全能型的,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给女儿打了一天下手,女儿回报我的是每天都有电话,再也不是去年那个“独行侠”,电话的内容有汇报食宿、学习的,有问问题的,有讨论事情的…跟去年比,女儿成长了很多,进步很大!给赞、送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