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久了,我总是怀念那些在乡村的日子。尤其那乡村的雨,总让人禁不住怀念。
朱自清笔下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总是姿态万千。而我记忆中的乡村的雨除了这些,还承载着无限的希望。
我们农家人种地为生,靠天吃饭。只是大西北的地界,雨量总是少的可怜。春天,庄稼刚刚播种,乡亲们便开始盼望着下雨。这种等待下雨的心情一点也不亚于买了彩票等待着开奖的心情。
我记得有一年的春天,爹和娘刚刚种完地,第二天就下起了雨。春天的雨不大,柔柔绵绵,斜织在空中仿若在天地间挂了一道帘子。这场雨像江南的雨那般缠绵不休,整整下了两天。吃过午饭,我和爹两个人拿着小凳子坐在堂屋前的走廊上欣赏着这美妙的雨滴摔在地上,破裂。爹教了我一首俗语歌,到现在只有一句印象最深:雨啊雨啊大大下,蒸的馍啊车轱辘大!
那时候田里的禾苗还没长出来,我却听见了它们喝水的声音:“咕嘟、咕嘟……”这种体验可是蛮特别的,我心里默默背诵着早晨刚刚学习的古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望着爹脸上的笑,我也咯咯笑个不停,娘在屋子里也开始笑,我们全家人都开始笑。
雨后天气转晴,空气变的异常清新。我大口大口地把它们吸入肺中,然后满足的悠然吐出。娘看见我这个滑稽的样子又笑了。
春雨不仅贵如油,而且也像一位温柔的美女矜持含羞,不急不躁。但是夏雨就不会是这样了。它有时来势迅猛,令人猝不及防。雨滴打在屋顶的石棉瓦上噼里啪啦,不一会儿屋外就什么也看不清了。院子里的水窖张着口贪婪的喝着水,不一会儿也饱肚了。
不过这种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不多久就雨过天晴,显现彩虹了。村道上早已经泥泞不堪了,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去打谷场那边看山洪。听着哗哗的水流声,我们兴致盎然,因为那毕竟是我们那时见过的最大的河流了。
回来之时我的鞋底沾满了一层厚厚的泥巴。我在院子里的台阶上使劲刮着脚底的泥,刮完了才安然走进屋子里。下过暴雨的村庄就好像是被冲刷了一遍变的焕然一新。青葱的山上又显现了洁白的羊群,羊倌的鞭子应声而起,久久地回荡在山谷中。那时候我想要是把这样一幅图画下来,它就是一张唐卡,美不胜收。
夏天的夜晚总是天气闷热,那些蛙也不厌其烦聒噪起来。母亲拿着一把蒲扇在我头顶摇来摇去,等我熟睡之后她才睡去。不知道那样的夜晚母亲会不会觉得漫长。这样的境况在下雨的晚上便去九霄云外了。空气变的不再那么闷热,我很快就睡着了,娘也不用给我摇扇子了。听着漆黑的屋外的雨滴溅落的声音,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踏实,这样一种踏实我已多年没有感受过了。
乡村的雨给了我童年极大的乐趣。现在走在雨后的街道上闻见腥臭的味道,我就会怀念那时候雨后泥土的芬芳,怀念乡村的雨。做人头顶着蓝天脚踏着土地,可现在我们只有雾霾天和钢筋混凝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