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齐帆齐微课)(日更64)
出门总会在行李箱里塞进几本书,这次选了三本不那么厚的书。早就忘了是在什么机缘巧合下买的,一本由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写给大众读的小故事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故事演绎了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
故事开头介绍了生性活泼、光鲜亮丽的蛤蟆在朋友看来突然大变模样,像是换了一个人,颓废、无神、懒散、陷入抑郁的沼泽难以自拔。
关心他的朋友们为他找了心理医生,第一次前往心理医生那里,蛤蟆心里预设了咨询师会给他讲述一大番道理,指点迷津。不料心理医生对他的故事似乎并不感兴趣,更没有要指导他的热情。重点就问了一句:“谁付咨询费?”
迷惑不解的蛤蟆就此开启了自我探索之旅。
整个故事呈现了抑郁患者如何在咨询师的提问启发、专注聆听、全然接纳、适时解释中窥见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潜意识,解读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从而自我唤醒获得重生的力量。
我们可以从这十次咨询对话中了解到,咨询师是如何工作的。何为不带评判的聆听,何为真诚表达,何为共情,何为面质,一些心理咨询技巧的运用。当然,心理咨询流派很多,理论依据有所差异,这本看似给孩子读的故事,实则给更多成人带来启发。
对我而言,印象深刻的有三点。
第一,利他,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意义,心理咨询师的行业本身就具有这性质。
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提到“人生的意义”这一章节,首要谈到的就是“利他”。故事中的咨询师苍鹭第一次见面说他从事的工作,是让每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变好,瞬间觉得从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协助陷入困境的人走出来,存在的意义非凡。
就像迷途羔羊遇上贵人指点,不过,心理咨询师一定不是救世主,不是万能的。只是说,因为他的洞悉与努力,比一般的职业更容易施以正向的影响,可能自我价值感会比较强烈吧。
第二,自助者天助,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苍鹭这一句“相信每个人有能力变得更好”,这是整个故事最为强调的一点。欧文亚隆在书中说过一种防御方式——终极拯救者。患者相信和寻求一个外界的终极拯救者。
终极拯救者可以是超自然的力量、个人的神、也可以是世俗环境的领导者,或是一个崇高的目标。我们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和自由,认为自己没有力量,而将希望寄托在外在的拯救者身上。
亚隆说,这个模式有历史和生命轨迹的沿革。在小的时候,我们误以为父母是永远关心我们的,有父母在,我们就会得到保护。长大成人,我们也会不由自主的继续寻求这种拯救和保护。
终极拯救者这个防御方式容易失效,因为终极拯救者的角色也很容易破灭。亚隆在书里也提到了几种情况下,这种信念的破灭,一种是致命的疾病,第二种是抑郁,第三种是受虐狂。
这本书的故事主人公蛤蟆一见到苍鹭就问:“你不打算告诉我该做什么吗?告诉我怎么做才能觉得好受一点?”
咨询师苍鹭没有直面这个问题,而是在提问后告诉蛤蟆:“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应该是出于自愿的原则,你应该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来咨询时,才能真正合作。能为咨询负责的人应该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第一次,它不再被人当做被命令或是坐等受教的对象,这些年来,不管做任何决定,它总是习惯地问问别人,不管是严肃的獾还是明智的河鼠,仿佛这一问,责任就从它自己的肩头卸下了,不管事情的好坏,都和它无关。
苍鹭接着说: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但归根结底,这一切取决于你。”
此时,蛤蟆的内心独白是:这些年来,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将“我”放在第一位,为了讨好朋友,甚至用夸张的、甚至是浮夸的“扮丑”来博得大家的高兴,仿佛大家高兴了它就会一样开心起来,但是它其实从来没有开心过,而且,它越是放低姿态,朋友们真的以为它就是如此大大咧咧,没有自尊心,于是,它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和它开着“玩笑”——
荣格曾说:“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 有时我们想改变自己,却难以付诸行动,缺乏努力、勇气和决心。比较而言,抱怨他人、抱怨命运不公来得省力多了。然自助者才能得天助,唯有意识到“你得为你自己担起责任来”时,“你自己”这个英雄才会来到你的身边。
这就是“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的真正意思!
第三,人的童年何其重要,作为母亲,我还可以怎么做
蛤蟆在苍鹭的指引下回忆了自己的童年,他孤独的童年,并没有多少爱和快乐,主要是悲伤和抑郁的。蛤蟆的祖父和父亲都在经营家族酿酒企业,将蛤蟆作为继承人培养,期望非常高。祖辈在当地很有威望,蛤蟆一直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中,不得不尽一切努力来证明自己。
除了顺从父母之外,蛤蟆更想要取悦他们,它想让父母感到满意,为他骄傲,可父母从来没有对他说过一声好,有的只有打击和否定。
尤其是不苟言笑的父亲,不是冷落它就是批判他,略微慈爱点的母亲却总是看父亲的脸色,不会当着父亲与它说笑,只会显得更严厉,以符合父亲的标准。母亲很少拥抱它,蛤蟆直到成年后还是会感到莫名的内疚和担忧。
于是它放任自己,用浮夸和愚蠢的行为来博得周围人的关注,直到成年,讨好别人已经成为一件自然的事,它想要每个人满意,想要面面俱到,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内心。
经过苍鹭咨询师的治疗,蛤蟆先生从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不愿意面对自己这么的“丧”,觉得丢脸、恐惧,直到了解到自己,原生家庭童年中的亏欠,以及愤怒背后的故事。
作者借苍鹭的解说提到了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三部分组成。
·儿童自我状态:指我们小时候体验的所有基本感情,逐渐发展演变成微妙而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成为影响我们一生的行为。在这个状态下,我们会自怜自艾,如儿童一样叛逆、任性、怄气,表达自己的情绪。
·父母自我状态:指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括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的童年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身影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父母自我状态”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养育型父母”,另一种是“挑剔型父母”,后者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挑剔型父母”的典型特点是爱批评人、严厉、容易愤怒。在生活中,我们一定没少见过这种人:他们爱挑剔、对他人评头品足、喜欢教育他人。这样的人,在当下的时刻,就是处于一种“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中。
值得说明的是,“父母自我状态”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只不过不同的人,表现的形式不一样。像书中獾这种明面上批判教育他人的,是最容易被察觉的。还有一种更隐蔽、更不容易察觉的,就是对自我的批判。
蛤蟆因为獾的教育,产生了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他虽然气愤獾的做法,但内心却不可避免地会想认同獾的观点,认为自己无用。这种对自我的批判,也是“父母自我状态”的一种运作方式。
一个人的自我状态中,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是一体的,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三种状态中,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是人的一种自然反应,并不需要刻意练习。过往的经验让我们在面对相似情境时,能够做到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
但成人状态不同,在三位一体中,成人状态是唯一一种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刻意思考才能获得的。只有处在成人状态时,我们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我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
在叙述中,蛤蟆有机会全面回顾他的人生。他开始意识到,某些人,某些事件,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怎样影响的他。他看到自己倾向于怎样行事,也看到一个事件是怎样引发另一个事件。
现在,他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让他在回忆时不再谴责自己。他能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 ,能客观的去看,而不再感到内疚。慢慢的,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其中有一段关于情商的对话:
“ 那么高情商的人是怎么样的呢?”蛤蟆问。
“概括而言,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正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
但也许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他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确切的意思是什么呢?”
“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
当一个人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不再将自己的不快乐、不幸运归结为他人原因时,才能认识到自己是具有自主权的。了解到自己有自主权,也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改变自己时,才是一个人真正进入到成人状态的表现。
而要做到这一点,每个人都只能靠自己,无法靠依赖他人来获得。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的经历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实在太大,我们既要不断自我成长,也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伤害较少的成长期。
首先警惕自己是不是一个爱挑剔的家长,似乎对成绩没有什么高要求,似乎不会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但是生活中批评、评判不断,指责不断,不满多多,每天的点点滴滴的指摘就像一个个小黑点慢慢融合成一个大大的黑洞,孩子在黑洞里挣扎、痛苦……
想到这一幕胆战心惊,为母不易,既要不惧怕锻炼孩子,又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唯有不断反思与学习。
(齐帆齐第五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25篇,3897字,累计3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