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坐在车里,看到一排排赧红色三四层小楼,我知道,曾经十几年前工作的地方,我又重新走近她了。
记忆里,好多熟悉的地方已经不见了。一进大门,还好,那两排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依然还在。比以前更加伟岸挺拔。
遇到了在这学校就读过的同事,她们更是兴奋,重回母校,她们记忆中的内容比我还丰富。
其中一位侃侃而谈,指着一栋二层小楼,说“那时初一就在这栋楼里,吃饭的碗就放在抽屉里,一到第四节课,就箭一般冲出教室,奔向食堂。”
是的,这栋二层小楼,在十几年就在。而且还是当时学校唯一的一栋楼房,那时,农村学校,有楼房的还不多见,当时应该算是学校标志建筑了。
她又指着一片空地说,“当时初三就在这排平房教室里上,对面就是食堂,第二节下课饿了,就去食堂买馒头吃。食堂还在,可惜平房不见了。”
是啊,现在学校已经很少有平房了。基本上都是高楼了。记忆里那一排排平房,还是能记得它们大致位置的。
坐在教室里,看到初一学生,感觉有的学生好老成啊。这应该感谢这个时代,物质富足,养出来的孩子也是茁壮的很。想想,十几年前,初一学生稚嫩的很,个头也小的很,都感觉没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