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孤勇的扎紧自己理念生活中,不管是看书、学习英语,还是写作等等。一口气着手太多,想要提升、改变自己的愿望太大,然后进度缓慢。
一方面克服自我偷懒问题;另一方面克服没有资源和指导的自我摸索问题。几乎可以想象,举步维艰,只是那一口不屈之气,保持进取精神不灭。
一、与你同路的人
昨日与之前的网友交流了一番,感慨万千。网友家境很好,为了孩子,成长家庭主妇。但不甘弱后的她,亦然走上了考证的道路。
两年前备考CFA,坚持学习,期间正常交流。直到疫情推迟,打乱了节奏。后来到去年考试,由于疫情带来了备考时间的普遍增加,部分科目合格的普遍上调,网友道德科目差一分落榜。
今年联系她,她已经开始备考CPA了,而且已经学完两科第一遍。
之所以感慨,是因为我也有同样的打算。于她是实际去做,于我只是打算。
二、两个世界的人
昨天恰巧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二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自信参加求职节目被怼的故事。起因是二本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不满足用人单位只以毕业学校判定是否入用。
二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各科成绩优异,而且带领学生会组织过学校里的大型活动。二本完美毕业的标配大概是: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会计证书,优秀毕业生等等。学生会主席当然都有,自信是正常的。这份资历,放到社会上却被说成是“鸡头”——平庸人群里的优秀者。
企业面试官毫不留情的讲出了凤尾的基本标准:那些985的学生,英语评价标准是托福雅思,而不是英语四六级;计算机水平是也不是仅仅入门级的二级;毕业获得的金融类专业证书不是现在已经被取消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很多的是CPA或者CFA等高含金量的专业类证书;当二本学生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校园实践时,重本学生已经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假期有过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几个月的实习经历…
怎么比?环境和目标的不同,最终在跨入社会职业门槛的那一刻,就有了层次的划分。也许那一刻才明白,即使学历不意味着一切,却也有质的差别。
三、差在哪里?
直到读过一篇文章,才知道差距那么大。区别仿佛是全方位的。
二十几年前,从落后农村考入北大的学生回忆,他大学同学在宿舍学英语与他背单词完全不同。他同学是看一篇英语文章,然后用自己的话默写,在翻开原文对照,再用自己的话默写,反复几次……对于一个没有见过那些美文,只有一本破旧的英语字典的穷学生,要多努力才能自学成才,才能达到那种水平呢?
最大的震撼大概是李开复亲自讲述他的经历。李开复身在美国学习计算机编程,把代码输入计算机,然后运行一下检测程序是否正确。他的中国计算机同学学习编程是用笔和纸一行一行的写出来。然后,那判定程序运行正常是录入电脑运行吗?不是的,是中国的计算机老师通过查看记在纸上的程序,人工判定。中国的学生是聪明和勤奋的,但是很难跑出像李开复那样的人物。
最本质的是标准的不同和资源的倾斜。眼光见识、思维模式不同,教给作为平庸的我们,甚至称不上庶民的我们,该如何渡过这一生?
向优秀的人学习,比学赶超的思想,在社会上还有用吗?社会需要的是不是更会挣钱的人?
四、仰望未来
想点大事。
立志于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杂家水稻之父的袁老,感动了多少人?能够从人类共同体的角度解决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粮食和种子。多少灾难片中讲,气温上升,世界粮食产量下降,甚至在2050年,全球90亿人口的时候,地球粮食怎么养活那么多的人?立志于解决粮食问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可是,这个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做的事情。平凡的我们该如何选择?
解决一点实际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以前在一个单位一直干到养老的思维早就是老古董了。而且,互联网的涌现,让需求层出不穷。比如最近比较火的收纳师、捏脸师、网文写手等等。
自由职业者市场会越来越大,然而,能够提供这样的招聘平台并不能满足自由职业者的需求。一是职业技能是有门槛的,技能培养很难有系统化的教学,“以做代练”是最好的方式。二是缺少行业信息领路人,进入行业的自由职业者前期摸索代价较高。
所以,有没有一个行业可以致力于培养第二职业。一来社会的劳动者可以有第二条发展路径,不至于到了职业天花板被淘汰了再找工作;二来社会其实有很多劳动时间在摸鱼中渡过了,兼职可以更多的提高效率,利用闲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拙劣的视角不一定能看到未来,思考的练习,却能带来新的发现!
五、最后的话
体查身边实事,有空想点大事!不断寻找可能,你只顾风雨前行!
且不说真正的勇士是认清现实,仍然热爱生活。坚信读书提升人生层次,就先做起来。也许一时手忙脚乱,一时手足无措,一时效率低下,这是正常的。就像疾驰的汽车,在起步时也是要高油耗、速度慢、效率低的。
减肥第一步是穿上运动鞋!祝你在路上!